年入幾十億,又一行業巨頭衝刺IPO

“惠康科技”憑藉全球製冰機市場佔有率連續三年攀升至12%、民用製冰機全球市佔率突破31%的硬核實力,正式向深交所主板發起衝擊。

一、惠康工業科技IPO申請獲受理

據深交所官網信息,寧波惠康工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惠康科技)深市主板IPO申請已獲受理,財通證券爲其保薦機構。

此次公司擬募資17.97億元,資金將用於四大項目:7.58億元投建前灣二號製冷設備智能製造生產基地,4.61億元實施現有生產基地智能化升級改造,1.90億元佈局泰國製冷設備智能製造生產基地,3.88億元建設研發中心,旨在擴大產能、提升技術實力與全球化佈局能力。

惠康工業科技成立於2001年,總部位於浙江寧波。公司專注於製冷領域,構建了完善且豐富的產品矩陣,業務涵蓋家用製冰機、商用製冰設備和工業冷鏈系統三大板塊,主要產品有製冰機、冰箱、冷櫃、酒櫃等,廣泛應用於民用及商用場景。

惠康工業科技擁有強大的技術實力,掌握變頻控制、快速製冰等126項專利技術。在這些技術的加持下,公司產品能效比行業標準提升30%,噪音控制達到國際靜音標準,運行噪音低於45分貝。憑藉卓越的產品性能,其家用製冰機在亞馬遜平臺連續三年斬獲銷量冠軍,商用設備也在全球市場佔據一席之地,全球市場份額躋身前五。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中國輕工機械協會證明,在2022年至2024年期間,惠康工業科技製冰機產品不僅內銷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在內銷民用市場的佔有率同樣位居榜首,已然成爲國內製冰機細分行業的頭部企業。

近年來,惠康工業科技的財務數據表現十分出色,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從營業收入數據來看,2022年至2024年,公司營收分別爲19.30億元、24.93億元和32.04億元,呈現出逐年遞增的穩健態勢。尤其是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28.49%,這一顯著增長充分彰顯了公司業務拓展的強大能力與市場需求的旺盛。

在盈利能力方面,公司表現更爲突出。2022年至2024年,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爲1.97億元、3.38億元和4.51億元,2024年同比增長33.61%,增速高於營收增長,表明公司在規模擴張的同時,經營效益也在持續改善。淨利潤率從2022年的10.2%提升至2024年的14.1%,反映出公司盈利能力的顯著增強。

從產品結構來看,製冰機作爲公司的核心產品,2024年實現營收約25.78億元,佔總營收的81%,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這一業務板塊近三年保持30%左右的增速,充分體現了公司在製冰機領域的領先優勢和市場認可度。同時,冷櫃、冰箱、酒櫃等其他產品也貢獻了約19%的營收,使公司產品結構更趨多元化,有效降低了單一產品依賴風險。

在盈利能力方面,報告期內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爲 21.15%、24.55%、22.54%。2023 年毛利率提升3.4個百分點,得益於高毛利製冰機收入佔比提升及匯率、原材料價格波動帶來的成本優化;2024 年毛利率回落2.01個百分點,主要因公司主動下調部分產品售價以鞏固市場份額,小型化、低單價產品佔比提升也對毛利率產生結構性影響。

值得關注的是,公司在IPO前夕仍保持穩定的現金分紅政策。2023年和2024年分別實施現金分紅1.11億元和9791.19萬元,合計超2億元,這不僅體現了公司良好的現金流狀況,也展現了管理層對股東回報的重視。

二、惠康科技如何在國際市場突圍?

惠康科技在國際市場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在製冷設備領域,惠康科技憑藉精準的市場洞察、持續的技術創新、多元化的銷售模式、前瞻性的全球化佈局以及資本與品牌的雙重助力,脫穎而出,成爲行業內的頭部企業。

惠康科技很早就敏銳捕捉到國外市場對冰塊的巨大需求。在歐美等西方國家,冰塊是日常生活與商業運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廣泛應用於餐廳、酒吧、咖啡館等商業場所,也深度融入家庭生活。基於這一深刻洞察,惠康科技果斷將家用製冰機作爲出海主打產品。憑藉出色的產品性能與合理的價格策略,第一年打入北美市場,銷量便突破10萬臺,成功在海外市場站穩腳跟。此後,市場對製冰機小型化的需求日益凸顯,惠康科技迅速響應,於2023年推出小型化產品,並主動調低部分製冰機售價,以保持產品競爭力。這一舉措精準滿足了不同客戶羣體的多樣化需求,進一步鞏固了其在海外市場的地位。

技術創新是惠康科技保持競爭優勢的核心驅動力。作爲製冷行業的資深參與者,公司積累了100多項專利技術,並參與制定多項國家標準和團體標準。這種深厚的技術積澱不僅保證了產品質量的可靠性,更使公司能夠持續推出滿足多樣化需求的產品。在醫用製冰機領域,惠康的技術方案已臻成熟;海水製冰機已完成樣機開發;嵌入式車載冰箱更成功應用於高端汽車品牌。這些創新成果充分展現了公司的技術實力和產品開發能力。

在銷售模式上,惠康科技採取了"ODM+OBM"的雙軌並行策略。ODM模式下,公司與國際知名品牌商深度合作,產品成功打入全球大型連鎖超市,並在亞馬遜等電商平臺長期佔據熱銷榜單,2024年該業務貢獻了超過八成的營收。與此同時,公司着力打造自主品牌矩陣,"HICON惠康"和"WATOOR沃拓萊"等品牌通過電商渠道積極拓展海外市場,逐步建立起品牌影響力。這種雙管齊下的銷售策略既確保了穩定的現金流,又爲品牌長期發展奠定了基礎。

爲應對國際貿易摩擦等風險,惠康科技積極推進全球化佈局,產品已成功覆蓋全球80餘個國家和地區。公司擬募資在泰國設廠,形成“中國+泰國”雙供應鏈體系,降低單一區域生產風險,增強生產、銷售的穩定性。此外,泰國優惠的稅收政策將降低企業的賦稅率,進一步提升企業的利潤空間。

資本市場的認可爲惠康科技的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2024年1月,公司成功獲得超億元Pre-IPO輪融資,由嘉御資本領投,多家知名投資機構參與。這些資金將重點投入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爲公司下一階段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與此同時,惠康科技持續加強品牌建設,通過參加國際展會、建立海外銷售網絡等方式,不斷提升品牌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三、惠康科技全球化擴張中的潛在風險與挑戰

惠康科技作爲國內製冰機領域的頭部企業,在全球市場拓展進程中面臨着複雜多元的風險挑戰。這些風險既源於外部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也涉及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的結構性問題,若處理不當可能對其長期發展造成實質性影響。

1.海外市場高度依賴引發的系統性風險

公司業務結構呈現顯著的海外市場依賴特徵,2022-2024 年境外銷售收入佔比分別達79.46%、75.37%和69.90%,其中美國市場貢獻了約60%的營收規模。這種單一市場集中度過高的結構,在中美貿易摩擦持續發酵的背景下潛藏巨大風險。一旦貿易摩擦升級,客戶可能要求降價或削減訂單,直接衝擊公司的收入和利潤。此外,不同國家和地區在法律法規、文化背景和消費習慣上存在顯著差異。若公司未能深入瞭解目標市場,極易因文化衝突或法律違規陷入困境,影響公司的國際形象和市場拓展。

2.匯率波動的雙向擠壓風險

公司採用"美元報價+人民幣成本"的運營模式,使得匯率波動對經營成果產生雙重影響。具體表現爲:在產品定價環節,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每波動1個百分點,將直接影響產品毛利率約0.8個百分點;在結算環節,從訂單確認到貨款回收通常存在3-6個月賬期,期間匯率波動將直接轉化爲匯兌損益。2022-2024年數據顯示,公司匯兌損益佔淨利潤比重從3.2%攀升至7.8%,呈現明顯擴大趨勢。特別是在2024年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加劇的背景下,公司外匯風險管理機制的滯後性暴露無遺,現有套期保值工具使用比例不足30%,難以有效對衝匯率風險。

3.研發投入不足與人才瓶頸的雙重製約

作爲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研發費用率從2022年的3.04%降至2024年的2.51%,持續低於行業均值3.74%,直接導致技術迭代滯後。在智能製冰機領域,競爭對手已推出語音控制產品,而公司同類研發進度滯後18個月。人才結構問題更爲突出,2142名員工中本科及以上學歷僅佔5.79%,研發團隊大專及以下學歷佔比超50%,2024年醫用製冰機項目因技術能力不足延期6個月,影響3000萬元訂單交付。

4.市場競爭與價格壓力增大

惠康科技的製冰機單價持續三年下滑,從2022年的435.22元降至2024年的385.90元,降幅達11.3%。國內家電巨頭憑藉規模優勢將同類產品價格壓低 15%-20%,東南亞廠商低成本產品價格低30%,新興品牌通過智能化功能分流高端市場。價格戰導致毛利率從2023年的24.55%降至2024年的22.54%,若價格繼續下滑5%,毛利率可能跌破20%盈虧線,而2024年鋼材價格上漲18% 又使單臺成本增加25元。

5.應收賬款管理失衡的流動性風險

惠康科技應收賬款問題突出。2023年末餘額猛增至4.9億元,佔當期營收19.64%,2024年雖微降至4.96億元,可週轉效率大幅降低。這會使公司資金回籠遲緩,加劇資金壓力,提升壞賬風險。同時,公司出海在市場調研、產品開發、品牌推廣等方面需大量資金,資金短缺將阻礙項目推進,難以達成預期成效。

6.政策合規的系統性風險

醫療器械相關產品受政策影響顯著,2024年國家藥監局新無菌標準使公司投入 800萬元改造,該產品線利潤率下降 4 個百分點。跨境運營面臨複雜法規體系:美國UL認證每兩年更新需50萬美元費用,歐盟CE認證噪音限制迫使公司投入 1500萬元重新設計降噪系統,而泰國生產基地土地審批尚未完成,可能導致項目延期6-12個月。

這些風險因素覆蓋外部環境、內部運營、財務狀況等多個維度,若不能有效應對,將直接影響惠康科技的全球市場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能力。企業需在技術研發、市場佈局、資金管理等方面制定系統性解決方案,以化解潛在危機。

四、全球製冰機市場全景與未來增長引擎

近年來,全球製冰機行業步入快速發展軌道,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2019年,全球製冰機市場規模爲144.8億元,到2024年已攀升至212.9億元,2019 - 2024 年複合增長率達8.01%。從銷量維度看,2024年全球製冰機市場穩定上揚,2025 - 2031年期間年複合增長率(CAGR)爲5.6%。這一增長態勢主要歸因於全球經濟復甦、人們生活水平提升以及“冰塊使用文化”的廣泛傳播。

從區域市場分佈來看,北美堪稱全球最大的製冰機市場,佔據約40%的市場份額。北美地區經濟高度發達,製造業成熟,消費市場龐大,且“冰塊使用文化”深入人心,工業生產、商業設施以及家庭生活等領域對製冰機的需求持續旺盛。歐洲市場同樣佔據重要地位,與北美市場合計佔比超過全球整體市場規模的一半,約爲 64%。

亞太市場近年來發展迅猛,佔據約30%的份額。隨着亞太等新興市場經濟的持續崛起,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民用級製冰產品的需求呈現快速增長態勢。這些新興市場的崛起,爲全球製冰機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爲推動市場增長的重要力量。

製冰機按照用途主要分爲工業製冰機、商用製冰機和民用製冰機。2024年,全球商用製冰機市場規模達109.5億元,佔全球製冰機市場規模的比例高達 51.43%,佔據主導地位。商用製冰機憑藉其能夠提供純淨衛生的封閉式製冰環境,以及多樣化的冰型輸出,如方塊冰、片冰、雪花冰等,滿足了餐飲、商超、茶飲咖啡店等各類商業場景的不同需求,成爲這些場所不可或缺的專業設備。全球民用級製冰機市場規模爲74億元,佔比34.76%。隨着新興市場經濟水平的持續上升,居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民用級製冰產品的需求也水漲船高。在家庭中,製冰機不僅用於製作冷飲,還在食材保鮮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工業製冰機由於對穩定性、定製化能力要求極爲嚴苛,主要應用於食品加工、物流運輸、醫藥製造等領域,爲這些行業的生產和運營提供關鍵支持。

全球製冰機市場競爭激烈,主要廠商包括Hoshizaki、Manitowoc、Scotsman、Külinda、Ice-O-Matic-等,全球前五大廠商共佔有大約50%的市場份額。這些企業憑藉長期的技術積累、嚴格的質量把控以及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在市場中佔據領先地位。與此同時,中國製冰機廠商的崛起也成爲全球市場的一大亮點。通過多年在市場中的摸爬滾打與精心耕耘,越來越多的中國製冰機廠商在國內市場積極推行自主品牌模式,構建起從設計開發、產品生產到品牌服務的全價值鏈運作體系。在國際市場上,中國廠商則通過ODM或OEM模式,利用自身的成本優勢和生產規模優勢,快速開拓國外市場,不僅收穫了品牌溢價,還極大地提升了自身的競爭力。例如,一些中國企業生產的製冰機在性能和質量上已經達到甚至超越國際同類產品,在國際市場上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在全球經濟向好、人們生活水平提升的大背景下,消費者對“冰爽體驗”的需求愈發旺盛。餐飲領域裡,茶飲店、咖啡店等對製冰機的需求呈快速增長態勢;家庭場景中,年輕一代青睞“一鍵製冰”的智能家電,讓家用製冰機迅速走俏。與此同時,冷鏈物流、醫療冷鏈等行業的蓬勃發展,也爲製冰機市場帶來了新的需求增長點。

製冷技術的持續進步與創新,推動製冰機在性能、效率、節能、環保等方面不斷升級。智能化、自動化及遠程控制功能的融入,讓製冰機操作更爲便捷智能。比如,部分製冰機可通過移動應用程序遠程操控,還具備節能模式與預測性維護警報功能,充分滿足了消費者對便捷、高效、智能家電的需求。

爲適應不同應用領域和用戶需求,市場上涌現出更多專業化和個性化的製冰機產品。餐飲行業有片冰機、雪花冰機;醫療行業有乾冰機、低溫冰機;家庭用戶則有迷你型、便攜式、多功能型等。企業愈發重視產品的個性化和定製化服務,以此提升市場競爭力。

環保節能成爲行業發展主旋律。製造商積極採用新型製冷劑、優化製冷系統,以滿足市場對綠色產品的需求;政府也通過政策支持,推動環保節能型製冰機的普及。

亞太等新興市場潛力巨大。隨着當地經濟發展、居民消費觀念轉變,製冰機需求持續攀升。企業若能精準把握市場需求,推出適配產品並完善服務網絡,將在這片藍海市場中佔據先機。在需求增長、技術革新、市場細分與環保政策的多重驅動下,全球製冰機市場有望迎來新一輪高速增長期。

全球製冰機市場近年來保持穩健增長,產品應用場景持續拓展。在消費升級和技術創新的雙重驅動下,商用、家用及工業用製冰設備需求旺盛。隨着節能環保要求提升和產品智能化發展,行業正加速轉型升級。企業需把握市場機遇,通過技術創新和精準營銷提升競爭力,在日益細分的市場中佔據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