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交困!報道:特朗普介入前,英特爾CEO已與董事會產生分歧

英特爾新任首席執行官陳立武正面臨一場雙重危機:在公司外部,他遭遇了特朗普要求其下臺的公開抨擊;而在公司內部,他上任僅數月就已因公司核心戰略與董事會產生了深刻分歧。

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特朗普週四在社交媒體上公開要求陳立武立即辭職,稱其存在利益衝突。媒體分析稱,這使得本應帶頭重建美國半導體產業的英特爾面臨更多挑戰。

然而,在特朗普發難之前,英特爾的領導層裂痕就已顯現。據媒體8日報道,陳立武與董事會的核心分歧在於是否保留持續虧損的芯片製造業務。董事會主席主張分拆該業務,而陳立武則認爲其對英特爾和美國半導體產業至關重要。戰略分歧導致融資計劃和一項重要的AI企業收購案擱淺。

英特爾曾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半導體公司,但因錯失人工智能浪潮,其市值自去年初以來已縮水一半。如今,內部分歧和外部攻擊的雙重夾擊,讓市場對陳立武能否有效執行扭虧爲盈的計劃,以及英特爾能否追趕上英偉達和AMD等競爭對手,產生了更深的疑慮。

戰略路線之爭:製造業務何去何從

據媒體援引知情人士透露,陳立武與董事會的分歧核心,在於是否應繼續保留芯片製造業務,這一爭論在他今年3月上任後幾乎立刻就開始了。

董事會主席、前投資銀行家Frank Yeary在擔任臨時執行主席期間,曾制定了一項計劃,主張英特爾完全退出芯片製造(即晶圓代工)業務。該計劃提議分拆這一持續虧損的部門,並由英偉達和亞馬遜等公司入股。

知情人士稱,Yeary甚至探討過將該業務出售給臺積電的可能性,但最終未能成功。該部門去年爲英特爾貢獻了約三分之一的收入,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然而,陳立武的觀點截然相反。他堅信,晶圓代工業務對英特爾的成功至關重要,並且是確保美國不在半導體領域依賴三星等海外公司的關鍵。一些批評者認爲,儘管三星已承諾在美國建廠,但其核心研發仍集中在海外。

復興計劃受阻:融資與收購擱淺

戰略分歧直接影響了公司的關鍵決策。據知情人士稱,陳立武的管理團隊原已接洽數家華爾街投行,計劃進行一項數十億美元的融資,旨在投資其芯片製造工廠並鞏固資產負債表。管理層希望在7月底的財報發佈前後啓動該計劃。

但包括Yeary在內的部分董事會成員希望放慢節奏,將融資計劃推遲,甚至可能延至2026年。此外,英特爾還曾探討收購一家人工智能企業,以追趕競爭對手。支持該交易的陳立武認爲這是公司迎頭趕上的良機,但董事會的審議過程十分緩慢,導致另一家上市公司似乎即將搶先完成對該目標的收購。

據稱,陳立武感到自己的手腳被董事會束縛。在重大計劃受阻的情況下,英特爾轉而通過削減開支來爭取時間。公司上月宣佈裁員15%,取消了在歐洲投資數百億美元新建芯片工廠的計劃,並放緩了俄亥俄州項目的建設步伐。陳立武在近期給員工的一份備忘錄中寫道:

在內部矛盾持續發酵之際,一場外部政治風暴將英特爾推至風口浪尖。週四,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寫道:

不過,媒體稱,他沒有提供任何證據或進一步細節說明英特爾CEO陳立武可能存在什麼樣的利益衝突。

隨後,英特爾在一份聲明中爲其領導層辯護,並強調其致力於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優先事項。聲明中寫道:

“英特爾、董事會以及陳立武都堅定地致力於推進美國的國家和經濟安全利益,並正在進行重大投資,以符合總統的‘美國優先’議程。”

分析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