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CEO獲軟銀與特朗普支持以推動復興

來源:環球市場播報

在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呼籲罷免英特爾公司的陳立武(Lip-Bu Tan)後不到兩週,這位公司首席執行官就有機會獲得數十億美元的新資本,這可能有助於他扭轉這家陷入困境的美國芯片製造商的局面。

據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正討論收購英特爾約 10% 的股份,可能通過將根據《美國芯片與科學法案》向該公司提供的贈款轉換爲股權的方式進行。這可能讓英特爾獲得約 100 億美元的資金,以支持陳立武制定復興戰略。

另一個令人意外的消息是,軟銀集團同意收購英特爾 20 億美元的股份,這家日本公司正尋求在人工智能熱潮中發揮更廣泛的作用。創始人孫正義已持有芯片製造商安謀控股(Arm Holdings Plc)的多數股權,並計劃在人工智能芯片領域與英偉達(Nvidia Corp.)展開競爭。英特爾的芯片製造技術可能幫助軟銀生產用於運行 —— 甚至訓練 —— 像 ChatGPT 這樣的人工智能模型的芯片。

週二盤前交易中,英特爾股價上漲約 7%。軟銀在東京的股價下跌 4%。

本月早些時候,特朗普以涉嫌利益衝突爲由要求陳立武辭職後,他對首席執行官職位的掌控顯得岌岌可危。然而,這位高管迅速前往白宮拜訪特朗普,澄清了誤會,隨後總統稱讚英特爾首席執行官的職業成就和 “精彩故事”。

這爲政府可能的投資奠定了基礎,若投資成行,美國將成爲這家芯片製造商的最大股東。知情人士稱,聯邦政府正考慮一項投資,在一種方案中,可能涉及將該公司根據《芯片法案》獲得的 109 億美元贈款中的部分或全部轉換爲股權。由於信息保密,這些知情人士要求不具名。根據 2022 年的這項法律,該公司還可獲得高達 110 億美元的貸款。

這筆贈款原本計劃在英特爾達到項目里程碑時逐步發放,其金額大致足以支付目標持股所需。按英特爾當前市值計算,該芯片製造商 10% 的股份價值約 105 億美元。知情人士表示,持股的確切比例以及白宮是否會推進該計劃仍存在變數。

白宮發言人庫什・德賽拒絕對討論的細節置評,僅表示在政府宣佈之前,任何交易都不算正式達成。負責監管《芯片法案》的商務部也拒絕置評。英特爾未迴應置評請求。

觀看:美國如何在關鍵芯片技術上失勢。彭博社

軟銀的投資是對陳立武重振英特爾命運能力的又一非常規押注。這家日本公司宣佈計劃以每股 23 美元的價格購買新股,較英特爾上次收盤價略有折扣。孫正義雄心勃勃,計劃通過他所謂的 “伊邪那岐” 項目設計一款節能人工智能芯片,與英偉達的產品競爭,儘管這尚未轉化爲可銷售的產品。

《金融時報》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道,在同意進行 20 億美元投資之前,孫正義曾與英特爾首席執行官商談收購該公司的合同芯片製造業務。該報稱,這筆投資並不排除對英特爾這部分業務進行更大規模的交易。

一個重要問題是,政府持股和軟銀的信任投票是否會幫助重振英特爾的業務。這家科技先驅在合同芯片製造方面已落後於臺積電,在芯片設計方面落後於英偉達,錯失了人工智能支出的熱潮。

上週,在政府可能進行投資的初步消息傳出後,英特爾股價出現了自 2 月以來最大的單週漲幅。

曾在軟銀董事會任職兩年的陳立武正尋求扭轉局面。但他的努力主要集中在削減成本和裁員上。陳立武上個月表示,只有當客戶承諾使用其更先進的生產技術時,英特爾纔會增加大規模製造產能,這引發了投資者的擔憂,擔心該公司可能退出半導體領導地位的競爭。

特朗普政府特別關注加強英特爾在俄亥俄州的大型項目,該州是副總統 JD・萬斯的家鄉。英特爾一再推遲該基地的預計啓用時間,該公司最初設想將其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工廠。

除了英特爾,這位白宮官員還提出,政府可能將其他《芯片法案》的撥款轉換爲股權。目前尚不清楚這一想法是否在政府內部獲得廣泛支持,或者官員們是否已向可能受影響的任何公司提出這一可能性。

《芯片法案》預留了 390 億美元的製造贈款,外加貸款和稅收抵免,旨在重振美國半導體產業 —— 數十年來,美國的半導體生產已轉移到亞洲。將《芯片法案》的資金用於收購英特爾股份,意味着這家芯片製造商不一定能獲得比預期更多的政府資金注入,可能只是時間上更快。與所有《芯片法案》的受益者一樣,英特爾的撥款設計爲 reimbursement 模式,贈款資金分成與特定項目基準掛鉤的多個部分。

截至 1 月,英特爾已獲得 22 億美元的撥款。目前尚不清楚這一金額是否會包含在可能的股權中,自特朗普上任以來該公司是否獲得了額外的撥款,以及在可能的股權安排下英特爾將按何種時間表獲得資金。

儘管臺積電和韓國的三星電子正藉助《芯片法案》的支持擴大其在美國的業務,但讓英特爾這樣的美國公司在本土生產尖端芯片,一直是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的優先事項。

例如,拜登政府的官員曾試圖讓英偉達和超威半導體(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等公司考慮將英特爾作爲製造合作伙伴,還探討過一些不太可能實現的想法,如英特爾與格芯(GlobalFoundries Inc.)合併。

今年早些時候,特朗普團隊與臺積電就可能運營英特爾工廠進行了初步對話 —— 臺積電已退出這一安排。特朗普官員還在內部提出了尋求阿聯酋對英特爾進行投資的可能性。目前尚不清楚這兩種方案是否已超越初步構想階段。

華盛頓在戰略領域變得更加激進。特朗普政府達成協議,將從對中國的人工智能芯片銷售中獲得 15% 的分成,並在批准美國鋼鐵公司出售給日本競爭對手的交易中,獲得了該公司的所謂 “黃金股”。與此同時,美國國防部宣佈了一項計劃,將使其成爲美國稀土生產商 MP Materials Corp. 的最大股東。

美國政府和這家日本科技集團都看到了英特爾扭虧爲盈的潛力,儘管雙方可能看重該公司業務的不同部分。對特朗普政府而言,這家芯片製造商製造能力的恢復將有助於贏得就業機會和選民支持。對軟銀來說,英特爾的芯片設計業務具有高利潤率的前景,頗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