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面後態度反轉!特朗普誇英特爾CEO"了不起"

8月12日消息,當地時間週一,英特爾CEO陳立武(Lip-Bu Tan)與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白宮舉行了會面,此舉旨在平息外界此前對其領導能力的質疑。

這次會面似乎取得了預期效果。會後,特朗普在社交平臺“真實社交”(Truth Social)上發文稱,他與陳立武的討論“非常有趣”,並稱贊其“成功和崛起是一個了不起的故事”,但他並未透露會談的具體細節。

特朗普在帖子中寫道:“我與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及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一道,和陳立武先生進行了會面……陳立武將與我的內閣成員在下週再次會面,並向我提出建議。”

這篇帖子被外界普遍解讀爲特朗普在涉及陳立武的國家安全風險問題上,態度發生了180度的大轉變。陳立武於今年3月接任英特爾CEO,而就在上週四,特朗普還曾因其過往與中國公司的投資關係,發文要求其“必須立即辭職”。此舉也被視爲特朗普首次嘗試直接干預一家大型上市公司的領導層更替。

當天晚些時候,英特爾方面對此前特朗普的指責迴應稱,公司、董事會及陳立武本人都“深切致力於推進美國的國家安全和經濟利益”。而在週一的會面後,英特爾發言人也確認了此次會面,稱其爲一次“坦率且富有建設性的討論”,內容主要集中在“英特爾致力於加強美國科技和製造業領導力”的問題上。

風波緣起:從參議員質疑到總統施壓

陳立武自2022年起擔任英特爾董事會成員。此前,英特爾股價長期表現不佳,因此有投資者對其寄予厚望,認爲他有能力帶領公司走出困境。其在科技投資領域的深厚人脈,也被外界視爲其作爲資深領導者的一項重要優勢。

然而,阿肯色州共和黨參議員湯姆·科頓(Tom Cotton)率先公開質疑陳立武與中國的關聯。科頓指出,陳立武曾長期擔任楷登電子(Cadence Design Systems)的CEO,而該公司上週剛剛同意認罪並支付超過1.4億美元,以了結美國司法部對其向中國實體出售芯片設計產品的指控。此外,科頓還指出,陳立武領導的風險投資公司也投資了多家中國公司。

在半導體市場與中國激烈爭奪AI主導權的宏觀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在商業領域採取了強硬姿態。一個最新的例證是,就在上週末,英偉達同意向美國聯邦政府支付其H20芯片在華銷售收入的15%,以換取出口許可證。

特朗普還在週一的一場新聞發佈會上披露了與英偉達談判的細節。他表示,自己最初要求從英偉達對華芯片銷售中抽成20%,但在與黃仁勳談判後,這一比例最終降至15%。“我當時告訴他,‘聽着,如果我要爲國家批准這件事,我就要拿到20%。’”特朗普說。

臨危受命:重振英特爾製造業務的挑戰

陳立武接任CEO之時,英特爾正面臨雙重困境:一方面,公司在由英偉達主導的AI市場中未能取得顯著進展;另一方面,其爲自建晶圓代工廠而進行的大規模投資仍在持續“燒錢”。

現年65歲的陳立武在馬來西亞出生,新加坡長大,後移居美國並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的碩士學位。他在7月底曾表示,接任英特爾CEO後的頭幾個月並不輕鬆,公司經歷了裁員和晶圓代工部門的預算削減。他還向員工透露,英特爾已取消在德國和波蘭的建廠計劃,並將放緩在俄亥俄州的開發進程。“要扭轉公司局面需要時間,也需要耐心,”他在7月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說。

陳立武的核心任務是振興英特爾的製造業務。在前總統喬·拜登(Joe Biden)任內,英特爾已承諾在未來五年內對美投資1000億美元,以增強本土芯片製造能力,併力求成爲《芯片法案》(Chips Act)的最大受益者。爲此,他正努力爲公司的芯片代工業務尋找外部客戶,以分攤高昂的投資開支。

但目前,英特爾的代工收入主要來自其自家芯片的生產。上個月底,公司宣佈將進一步放緩在俄亥俄州的大型芯片廠建設,以更好地與客戶需求保持同步。而當地項目的進展緩慢,已經引發了部分政客的不滿,其中就包括俄亥俄州的共和黨參議員伯尼·莫雷諾(Bernie Moreno)。

面對外界質疑,陳立武在給員工的信中表示,美國是他生活了超過40年的家,而英特爾也已與白宮方面取得聯繫,以澄清他所謂的“不實信息”。

截至週一收盤,英特爾股價今年累計上漲了3%,而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漲幅爲8.4%。(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