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給英特爾CEO的時間不多了
歷史從沒有永遠的強者,當2024年,英特爾被調整出道瓊斯指數、大裁員、市值蒸發超50%、前任CEO黯然退場的時候,這家昔日的半導體巨人,已然來到了懸崖邊緣。
這一切的背後,是英特爾芯片製程技術大幅度落後臺積電;眼見英偉達的AI芯片大崛起,以及老對手AMD在PC市場競爭力的“逐步拉平”,而無能爲力。
這時候,美國官方送來了“活水”。2024年,美國根據《芯片與科學法案》向英特爾提供至多85億美元的直接資金和最高1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92億元)的貸款。不久,英特爾便宣佈,已正式有資格獲得高達35億美元的聯邦撥款,爲美國五角大樓生產半導體。
然而,這份活水也是有“代價”的。最近,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帖寫道:“英特爾首席執行官存在嚴重利益衝突,必須立即辭職。這個問題沒有其他解決辦法。”
有外媒分析,特朗普如此嚴厲“批判”英特爾現任CEO陳立武的原因,或許來自兩個方面:
首先,特朗普這是在附和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湯姆·科頓有關“陳立武曾作爲風險資本家投資過不少中國科技巨頭”的言論。
科頓還重點提及了陳立武之前長期任職硅谷軟件公司楷登電子CEO的經歷,而該公司最近同意支付1.4億美元,以解決其之前曾向中國某機構出售所謂“違反了美國的出口限制”產品的問題。
這些美國政界人物能夠如此“強硬”的本質,恰恰是英特爾正在“吃着美國政府的飯”——拿人手短。
其次,上任不久的陳立武便着手開始“大裁員”,最近他通過全員內部信宣佈,公司計劃在年底前將員工總數從約10.98萬人削減至7.5萬人。
最近幾年,這種裁員已經成爲一種常態。今年7月中旬,英特爾再次宣佈在美國主要工廠裁撤5000人。2025年至今,英特爾全球裁員規模已達約2.4萬人。
這勢必也會讓特朗普總統非常不爽:敢情國家支持英特爾那麼多資金和訂單,讓你擴張美國本土產能、維持住芯片製造和研發的頂尖人才,以應對三星電子和臺積電的步步緊逼,結果英特爾居然一邊拿錢,一邊本土裁員和減產。
而大規模裁員正是陳立武新官上任後的“第一把火”。
特朗普“必須立即辭職”言論一出,英特爾股價在之後的交易日收盤下跌3.14%。影響不可謂不重。目前看英特爾官方並未屈服,而是發佈了一則官方聲明,用“致力於推進美國的國家和經濟安全利益”“正在進行符合總統‘美國優先’議程的重大投資”“期待與特朗普政府繼續合作”這樣的話術,軟性表達了力挺陳立武的立場。
然而,雙方的博弈還將繼續。處於懸崖邊的英特爾還有一堆麻煩在等着。在第二季度,英特爾營收爲129億美元,好於華爾街的預期。但通用會計準則下依然虧損29億美元,高於去年同季度的虧損16億美元。如此大的虧損主要是受19億美元重組費用影響,以及受8億美元資產減值費用和2億美元一次性期間費用的影響。
面對PC芯片、代工業務、服務器處理器、AI芯片等領域幾乎全線激烈競爭的狀況,英特爾正向外界展示一個潛在的“全棧自研-全棧崩潰”的恐怖故事。對於陳立武來說,一旦在某個領域出現嚴重下滑,以及和特朗普政府的關係無法及時緩和,來自董事會內部的反對力量將極具壯大,到那時他離下臺也就不遠了。
免責聲明(上下滑動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爲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爲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有風險,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財經早餐力求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