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心慌真別耽擱!3小時過後,留給醫生的時間不多了……
突發
2月14日,清晨7點多,55歲的何先生突感前胸部持續性悶痛,同時伴有胸悶、氣短以及心慌等症狀,休息後無明顯緩解,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西安市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就診。
01⬇
病情迅速惡化,再晚可能無力迴天了!
起初,他們覺得掛個門診看看就行,也沒有必要那麼急着去醫院。然而在前往醫院的途中,何先生的病情急劇惡化,出現全身大汗,乏力,眼前發黑。
此時,轉到急診室已經上午11時14分了。
何先生第一時間被推進了搶救室,急診科孟建濤醫生查看患者情況,醫護人員協作配合,爲其迅速做心電圖、測血糖、吸氧、連接心電監護設備,建立靜脈通路。
何先生的心電圖顯示爲三度房室傳導阻滯,下壁、右室、後壁心肌梗死。心率一度低至30次/分,血壓更是低到了43/36mmHg,指脈氧未測及。
“阻滯、梗死、未測及”,每一個動詞,都顯示出何先生的情況危急,尤其是這時的他血壓低兼心率低,何先生已經處於生與死的邊緣………
02⬇
迅速明確診斷,但還需等待......
急診科醫生診斷他是急性心肌梗死併發心源性休克。孟建濤醫生立刻給予擴容治療以提升心率和血壓,同時給予系列治療。
由心梗引發的心源性休克死亡率極高,拖延哪怕一分鐘,對於他都是致命的。
醫生迅速聯繫心內科進行急會診,何先生的心電圖顯示爲ST段擡高型心肌梗死,一般首選治療方法是急診PCI(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但現實是當時介入導管室正在搶救其他患者,還需等待......
鑑於何先生的緊急狀況,當務之急是先行採取急診靜脈溶栓治療。儘管它的成功率通常低於直接PCI,但對於危在旦夕的何先生而言,這無疑是爭取生機的關鍵一步。
留給急診科醫生思考的時間不多了,生與死,就在這轉瞬即逝的幾分鐘!
03⬇
團隊協作,措施果斷,轉危爲安!
“不能等!不及時開通血管,患者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孫蓉主任心急如焚地說道。
急診科醫護團隊立即進行靜脈溶栓治療。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每一秒都牽動着在場所有人的心。
在溶栓開始15分鐘後:
何先生表示胸痛症狀明顯緩解,複查心電圖顯示ST段回落,這意味着堵塞的血管,已經成功溶通。何先生的各項生命體徵逐漸恢復正常,從死亡邊緣被成功拉了回來。
在這種生死較量中,急診科醫護人員依靠豐富的經驗和果斷的決策,在關鍵時刻迅速採取行動。他們通過高效的團隊協作,一次次從危機中成功地挽救了患者生命。
04⬇
識別心梗的信號,記住“兩個120”!
急性心梗最常見的症狀是持續性的胸痛,通常位於胸部中央或左側,可能擴散到肩膀、背部、頸部、下頜或上腹部。其他會伴有的症狀如:大汗淋漓、噁心嘔吐、呼吸困難、頭暈甚至暈厥等。
如果出現上述任何一種或多種症狀,特別是當這些症狀持續超過幾分鐘,應立即尋求緊急幫助。
記住“兩個120”原則,即一旦懷疑心梗發作,立刻撥打120急救電話,並爭取在發病後120分鐘內接受治療,以提高生存率和降低併發症的風險。
來源:西安市人民醫院 西安市第四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