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被川普逼辭職 外媒曝英特爾董事與陳立武也有歧見
▲英特爾(Intel)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圖/路透)
記者高兆麟/臺北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7日突在自家社羣平臺「真相社羣」(Truth Social)發文,直指英特爾(Intel)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與中國有「重大商業連結」,存在高度利益衝突,應即刻辭職,引發市場震撼。《華爾街日報》8日報導指出,陳立武其實早在川普介入前,便與英特爾董事會部分成員在公司戰略方向上存有歧見,現況已浮現出更深層的治理危機。
知情人士透露,陳立武今年3月上任執行長後不久,即與董事長耶裡(Frank Yeary)就英特爾是否應保留自有晶片製造業務出現嚴重分歧。英特爾的晶圓代工事業長期虧損,但陳立武認爲其對美國半導體自主戰略具關鍵意義,堅持繼續投資,反觀耶裡則主張應退出代工、引入亞馬遜與輝達等外部股東,甚至一度考慮將業務出售予臺積電。
消息指出,董事會內部分成兩派,對陳立武近期籌資數十億美元以強化代工業務資產負債表、以及洽購一家AI公司的佈局行動,態度存有歧見。原本希望在7月底財報發佈前完成動作,但在耶裡等人主張下,資金與收購計劃被延宕至2026年後再議,導致內部執行遲滯。
儘管遭川普公開點名,英特爾目前仍力挺陳立武。公司聲明指出,包括董事會與管理層「致力於推動符合美國國家與經濟安全利益的重大投資」,與川普「美國優先」政策方向一致,否認陳立武與中國存在不當利益關係,亦強調董事會與管理層在戰略方向上「持續深入協商與審議」。
不過,《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指出,陳立武在推動轉型上屢遭董事會制肘,除資金與收購案受阻,公司近來爲控管財務風險,已啓動大規模裁員並縮減新建晶圓廠計劃,包括取消在歐洲的百億美元投資案,及放緩俄亥俄州新廠時程。
此外,陳立武還得面對其前任季辛格(Pat Gelsinger)留下的「政治人脈遺產」。據傳,季辛格卸任前與副總統範斯(JD Vance)關係密切,曾協助英特爾與白宮建立關鍵聯繫。如今在政治與董事會雙重壓力下,陳立武領導的英特爾未來走向充滿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