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部分董事意見不合 美媒:陳立武在英特爾有志難伸
美國總統川普敦促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下臺,認爲陳立武涉及利益衝突,而陳立武則在昨日寫了一封近七百字的信給員工,表達他在英特爾關鍵時刻出來領導,「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種榮幸。」不過,有美媒指出,英特爾迄今表面上力挺陳立武,但他早和部分董事會成員意見相左,有志難伸。
陳立武在昨日的員工信中強調他四十多年的行業經驗,始終遵循最高的法律和道德標準,且聲譽建立於言出必行。
陳立武也透露,董事會全力支持他帶領公司轉型、爲客戶創新以及嚴謹執行所做的工作。尤其,「令人振奮的是,我們將在今年稍後採用美國最先進的半導體制程技術,以實現量產,這將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據英特爾稍早的消息,英特爾十八A製程正邁向今年下半年量產,英特爾這項先進製程進入量產後有助吸引外部的晶圓代工客戶,同時「給美國政府等重要的英特爾十八A製程客戶交代」。
據美媒報導,陳立武四月和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會面約一小時,討論他的整頓計劃。兩人最近又通過電話,並談到本月再度會面,消息透露,盧特尼克曾向陳立武表示,英特爾若有爭取蘋果在內大客戶的可行計劃,政府將會力挺。
華爾街日報報導,陳立武在上任最初幾個月,就和部分英特爾董事就是否保留製造事業或完全退出等核心問題上意見不一。陳立武最近籌資和收購一家人工智慧(AI)公司的計劃,也因董事會成員反對而受阻。
據報導,陳立武三月上任後,蜜月期很快就結束。陳立武和英特爾董事長葉裡(Frank Yeary)幾乎立刻就爲英特爾是否應繼續爲自家和客戶生產晶片,或退出製造事業上意見不合。
英特爾晶片事業去年貢獻約三分之一的營收,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不過,有人認爲製造事業有助於確保美國的半導體供應鏈安全,在政治上意義重大。
據報導,英特爾先前也在評估收購一家AI公司。陳立武在內的支持者認爲,這將是英特爾追趕輝達和超微等在AI領域領先對手的機會。但董事會對此交易遲遲未做決定,如今另一家上市科技公司似乎已準備出手收購此標的。
據說陳立武覺得自己在整頓英特爾受到董事會掣肘。英特爾則透過緊縮開支爭取時間,上月公佈財報時宣佈裁員百分之十五,並取消在歐洲投資數百億美元興建新晶片廠的計劃,還表示將進一步放慢俄亥俄州新廠的施工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