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CEO陳立武赴中東 尋求AI、半導體合作
圖/美聯社
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爲了尋求資金重振大業不斷四處奔走,繼先前爭取到輝達、軟銀及美國政府合作後,近日甚至遠赴中東與沙烏地阿拉伯官員會面,討論有關半導體與AI相關的合作機會。
據《Arab News》報導,陳立武近日赴中東與沙國通訊暨資訊科技部長阿爾斯瓦哈(Abdullah Al-Swaha)會面,探討在先進運算技術與半導體領域的合作可能。雖然會談細節尚未公佈,但顯然英特爾有意與中東最大經濟體之一建立夥伴關係。
陳立武自上任以來便積極推動英特爾改革與重整,並尋求跨界合作以挽救這家陷入競爭劣勢的晶片巨頭。今年稍早英特爾宣佈與輝達合作,共同開發支援AI運算與高效能運算的先進封裝技術,以強化晶片設計與製造的整合能力。
另一方面,英特爾也和軟銀主導的願景基金(Vision Fund)建立策略聯盟。美國政府則在今年8月對英特爾注資57億美元,換取英特爾10%股權。
近年波斯灣國家積極推動經濟轉型,其中兩大經濟體沙烏地阿拉伯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更是聚焦科技發展與AI、半導體等新興產業。沙國雖缺乏製造經驗,卻擁有雄厚資金並樂於投資高科技事業。
考量到沙國當地擁有充足的資源支持廠房營運,外界認爲未來英特爾確實有可能選擇在沙國興建晶片製造廠房。先前卡達曾邀請臺積電赴當地設廠但遭婉拒,原因可能包括勞動成本昂貴與供應鏈問題。
相較於臺積電,英特爾正尋求大規模投資支持,且已和軟銀建立合作關係,赴中東設廠的可能性較大,因爲軟銀主導的願景基金(Vision Fund)正是由沙國主權財富基金(PIF)支持,聚焦AI、半導體與雲端運算等新興領域。
雖然現階段英特爾與沙國的合作內容仍屬推測階段,但中東國家正努力擺脫對石油的依賴。隨着晶片製造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波斯灣地區很可能成爲下一個半導體投資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