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芯科技接待82家機構調研,包括廣發基金、招商基金、太平基金等

2025年7月1日,南芯科技披露接待調研公告,公司於6月1日接待廣發基金、招商基金、太平基金、信達澳亞、浙商基金等82家機構調研。

公告顯示,南芯科技參與本次接待的人員共1人,爲董事會秘書樑映珍。調研接待地點爲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及線上會議。

據瞭解,南芯科技在業務方面表現良好。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685,240,476.74元,同比增長13.86%,單季營收環比進一步增長,預計未來持續攀升,二季度訂單飽滿,各應用場景可期。在汽車領域深耕多個方面,業務快速增長,新品不斷;工業領域關注多領域機遇,推出新品並實現量產出貨。

據瞭解,南芯科技研發上持續投入,預計今年研發費率保持去年水平,圍繞三大領域佈局。在消費領域完善芯片生態產品;汽車領域完善產品矩陣;工業領域佈局電源產品。今年已推出多款芯片產品,料號數量顯著增加,下半年還有新品。同時,推出的壓電微泵液冷驅動芯片優勢明顯,應用廣泛。

據瞭解,在產能供應上部分趨緊但公司能滿足需求,成本管控有優勢。公司認爲產業併購利於行業發展,已完成對珠海昇生微收購,後續持續關注相關機會。中長期堅持多元、平臺化戰略,加強國際化佈局,有望成爲世界一流芯片企業。

調研詳情如下:

主要交流的問題:

問題一:公司今年一季度的業務情況如何?二季度的情況如何展望?

答: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85,240,476.74元,同比13.86%的增長,單季營收實現環比進一步增長,預計未來有望持續攀升。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訂單飽滿,新產品業務不斷放量,消費、汽車、工業各應用場景呈現可期的增長,預計第二季度公司在業務規模、業務結構方面有望實現更顯著的成果。

問題二:公司在汽車、工業領域有哪些佈局,最新進展情況如何?

答:在汽車方面,國產替代、自主可控已成爲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公司在汽車領域深耕車身控制、智能駕駛、智能座艙、車載充電四大領域。2024年,公司汽車業務增速達179%,營收佔比提高至3.3%;其中,車載充電業務持續擴大市場份額,今年有望再創新高;去年發佈的多款智能驅動類、車載PMIC類產品,已進入量產,在今年有望貢獻強勁的增長動力。

近期,公司還發布了車規級高速CAN產品、應用於ADAS領域的車規級升降壓轉換器,在高邊開關領域,公司現已擴展推出 多款支持不同通道數與額定電流的產品,可一站式滿足客戶針對車內不同負載的多樣化使用需求。公司面向智能輔助駕駛系統供電鏈路的各個環節,均佈局了完整的產品組合,是國內首批能提供從 ECU(電子控制單元)端到攝像頭模塊的一站式電源解決方案的企業之一。今年下半年,公司還將推出更多新品,進一步擴大汽車產品矩陣。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汽車業務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預計全年汽車業務規模有望再創新高,實現更高的業務佔比。

在工業方面,公司關注人工智能、機器人、能源、工業自動化等領域的市場機遇,投入資源佈局產品。2024年公司推出了多款適用於儲能、光伏、通信領域的芯片新品,並逐步實現量產出貨。今年及未來,公司繼續圍繞各應用領域推陳出新,致力於爲客戶提供完整、可靠的電源解決方案,以把握長期發展的重要機遇。

問題三:公司今年在研發人員的投入方面有什麼規劃?

答: 當前模擬行業市場環境促進競爭格局分化,頭部效應逐漸明顯。公司構建了較爲完備的管理體系,具備較強的組織能力,基於對戰略路徑的有效執行,公司正處於業務跨域發展的高速成長的發展階段。

今年及未來,公司將堅持多領域產品局部,圍繞消費、汽車、工業三大應用領域,持續投入研發資源,構建公司新的發展動能,預計今年研發費率保持去年相同水平。在消費領域,圍繞高端消費電子大方向,把握關鍵海內外知名頭部客戶需求和產品路徑規劃,佈局智能手機、智能穿戴、平板/PC等電源管理全鏈路芯片生態產品;在汽車領域,堅定車身、座艙、智駕、車載充電領域,完善產品矩陣豐富度,拓展電源及數模混合等芯片產品,夯實公司增長驅動力;在工業領域,佈局AI電源、機器人、能源、工業自動化等方向的電源產品,爲公司提供長週期增長的發展動力。

今年上半年公司已在消費、汽車、工業推出多款芯片產品,公司料號數量顯著增加,目前已有超千餘顆料號,預計下半年還將有更多新品發佈。公司從研發人員投入到產品研發落地效率高,同時公司始終堅持以客戶價值爲中心,對齊各領域大客戶關鍵需求投入資源,後續公司新產品商業化落地的效率很可期。

問題四:請介紹一下公司發佈的壓電微泵液冷驅動芯片產品的功能和市場前景如何?

答:近期,公司推出了自主研發的190Vpp壓電驅動芯片,該芯片採用雙向轉換架構的創新設計,實現能量回收機制,相比傳統單向能量轉換的驅動方案,節電效率可顯著提升至10倍。除了應用在算力芯片的微泵液冷散熱應用外,該芯片還適用於觸覺反饋、固態按鍵等壓電驅動應用,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穿戴、觸覺顯示器等移動智能終端中均能實現低功耗和高精度的控制,已在多家客戶導入驗證並即將量產,未來有望拓展應用至工業和車載領域。

問題五: 目前產能供應端的表現如何?產品成本會有什麼變化?

答:目前,部分晶圓製造的產能供應出現了趨緊的情況。公司在產能鎖定、投片等環節均有制定計劃,並會根據市場大環境的變化及時做出調整。當前,公司在產能分配上能夠合理滿足今年後續業務訂單的需求。

公司的晶圓採購價格和封裝測試價格保持合理變化,成本管控能力較行業水平具備一定的優勢。

問題六:公司如何看待產業併購?後續還有什麼併購計劃嗎?

答:當前國內模擬行業競爭格局逐漸分化,在當下的資本市場環境下,產業併購涌現。行業通過併購整合,有利於實現生產資源導向更高效的商業組織,有利於產業競爭良性發展。公司目前已完成了對珠海昇生微的收購,正在深度融合過程中,以期發揮更好的合力。公司在產業併購、投資方面將持續保持關注,挖掘能夠與公司形成商業協同效應的併購投資機會,把握多發展契機。

問題七:公司中長期的發展規劃是什麼?

答:公司戰略秉承圍繞多領域各大客戶的核心需求,通過技術創新打造公司產品力,爲客戶提供價值。公司將堅持多元化、平臺化的發展戰略,在消費、汽車和工業各應用領域堅持投入,以期釋放多層次的發展動能。公司的願景是成爲一家長期、健康、跨週期的世界一流芯片企業。公司在多元化、平臺化發展的同時,也不斷加強國際化的佈局,公司當前已在新加坡、韓國等地積極佈局,力爭未來能夠與全球同行業頭部企業同臺競技。此外,公司會持續保持對產業變化的關注,挖掘能夠與公司形成商業協同的併購投資機會,以加速公司發展的步伐。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靈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