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祭出造船業合作牌 爭取美國關稅優惠
南韓拋出與美國在造船等戰略產業深化合作的構想,希望能爭取到關稅優惠。路透
爲換取美國關稅優惠,南韓拋出雙方在造船業上合作的構想。路透引述政府與產業消息人士報導,洽談的內容包括南韓企業赴美投資以協助美國造船廠升級,並加強對美國海軍艦艇的維修支援等。
首爾提出「美韓製造業復興夥伴關係」的構想,主張在造船等戰略產業深化合作,據傳美方深感興趣。美國曾呼籲盟友共同因應中國大陸造船實力迅速擴張,而美國總統川普多次點名南韓爲理想的合作對象。
南韓海事戰略專家金碩強分析,南韓能以造船業作爲談判籌碼爭取讓利。他認爲,「最可行方案是與美方達成協議,每年維修一定數量的美軍艦艇,或承造部分艦體。」目前已有部分美軍艦艇在南韓進行維修。
今年7月,韓華海洋取得第三筆美軍艦艇維修合約。母公司韓華集團也持續拓展在美業務,去年以1億美元收購位於賓州的費城造船廠,本週宣佈,該廠獲得液化天然氣運輸船訂單,將與南韓巨濟造船廠合作建造。
此外,韓華也取得美方覈准,可增持澳洲造船商Austal的股份。Austal在阿拉巴馬州的造船廠有美軍艦艇訂單。
另一家南韓造船巨擘HD現代,今年也與美國國防承包商Huntington Ingalls締結合作關係,並與Edison Chouest Offshore聯手,在美國建貨櫃船。
但雙方想深化合作仍有諸多障礙。首爾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系教授禹鍾勳指出,美國本土造船廠有零件取得不易和人力資源短缺等問題。
同時,美國保護本土造船業的相關法規衆多,例如瓊斯法案(Jones Act)和伯恩斯–托爾弗森修正案(Byrnes-Tollefson Amendment),限制軍艦與商船須在美國建造。
禹鍾勳建議南韓考慮在當地生產船艦模組,運往美國組裝,或爭取指定一家南韓造船廠爲特殊合作區域,讓美軍艦艇能合法在當地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