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財產一般不能繼承?
根據《民法典》相關法律規定,不能繼承的財產主要分爲三類:依照法律規定不得繼承的財產、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財產、超過法律保護期限的財產權利。
法律規定的遺產範圍及不得繼承的情形01
《民法典》第1122條規定,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產,不得繼承。
這一規定確立了遺產的範圍和限制繼承的兩大原則:
不得繼承財產的具體情形02
1.依照法律規定不得繼承的財產
這類財產是指法律明確規定不能作爲遺產繼承的情形。
例如,部分社會保障待遇、撫卹金、特定補助、指定受益人的保險、農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等,根據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僅能由特定主體領取或享有,不屬於可繼承的個人財產。
2.根據財產性質不得繼承的財產
這類財產的特徵在於其專屬於被繼承人本人,具有不可轉讓、不可繼承的屬性。
例如,專屬於個人的人身權利(如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身份權等),以及與身份密切相關、不得轉讓的資格、證書、榮譽稱號等。
3.超過法律保護期限的財產權利
這類財產權利通常因法律保護期限屆滿而消滅,無法繼承。
例如,自然人的著作權財產權(如複製權、發行權)保護期爲“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超過該期限的,權利消滅,不能繼承。此外,專利權因“未按規定繳納年費”或“書面聲明放棄”而終止的,權利消滅,也不能繼承。
總結及建議03
只有被繼承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且未被法律排除或因其性質不能繼承的,纔可作爲遺產被繼承。繼承時,建議:
覈查財產性質:優先排除人身專屬權利、政策性補助、共有財產他人份額。
審查法律依據:對保險金、撫卹金等,需查閱保險合同、行政法規,確認受益人及發放規則。
收集權屬證據:對爭議財產(如生前贈與),需提供轉賬記錄、協議等證明所有權已轉移。
⭐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 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產,不得繼承。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2015修正)》
第四十二條 被保險人死亡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險金作爲被保險人的遺產,由保險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規定履行給付保險金的義務:
(一)沒有指定受益人,或者受益人指定不明無法確定的;
(二)受益人先於被保險人死亡,沒有其他受益人的;
(三)受益人依法喪失受益權或者放棄受益權,沒有其他受益人的。
受益人與被保險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且不能確定死亡先後順序的,推定受益人死亡在先。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2018修正)》
第十六條 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戶。
農戶內家庭成員依法平等享有承包土地的各項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2018修訂)》
第八十三條 公務員依法參加社會保險,按照國家規定享受保險待遇。
公務員因公犧牲或者病故的,其親屬享受國家規定的撫卹和優待。
《軍人撫卹優待條例(2024修訂)》
第十八條 烈士褒揚金髮給烈士的父母(撫養人)、配偶、子女;沒有父母(撫養人)、配偶、子女的,發給未滿18週歲的兄弟姐妹和已滿18週歲但無生活費來源且由該軍人生前供養的兄弟姐妹。
一次性撫卹金髮給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遺屬的範圍按照前款規定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2020修正)》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專利權在期限屆滿前終止:
(一)沒有按照規定繳納年費的;
(二)專利權人以書面聲明放棄其專利權的。
專利權在期限屆滿前終止的,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登記和公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20修正)》
第二十三條 自然人的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爲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其發表權的保護期爲五十年,截止於作品創作完成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爲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
視聽作品,其發表權的保護期爲五十年,截止於作品創作完成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爲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
來源:何潔雯Gi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