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藍白百里侯之戰合作或分裂? 2026四指標區考驗協調機制
▲2026藍白合或不合,考驗主事者智慧。(圖/翻攝自Facebook/羅廷瑋)
記者鄭佩玟/臺北報導
國民黨目前14個執政縣市、有9縣市首長2屆任滿,如何延續執政成爲2026重要挑戰,包括新北市、臺中市等藍營執政地區,國民黨將重提新人,這場選戰不只是政黨的期中考,更被視爲2028總統大選前哨戰,各方有意競逐者私下動作早已火熱。值得注意的是被外界點名有機會「藍白合」的縣市,新北市、新竹市、宜蘭縣及嘉義市是指標選區,未來如何產生百里侯參選人,考驗藍白合作機制。
國民黨已確定人選的選區包括爭取連任的基隆市長謝國樑、臺北市長蔣萬安、桃園市長張善政、南投縣長許淑華,此外,違紀參選被國民黨開除黨籍的苗栗縣長鍾東錦,可望獲國民黨禮讓不提名。
在非藍營執政選區中已有共識人選,分別有嘉義縣由不分區立委王育敏角逐,臺南市則是不分區立委謝龍介,高雄市爲不分區立委柯志恩,屏東縣由不分區立委蘇清泉參選。
新竹縣可能人選除了立委林思銘、徐欣瑩,擔任縣黨部主委的新竹縣副縣長陳見賢也志在必得,另外傳出現任縣長楊文科屬意教育局長楊郡慈接班。在雲林縣,張派規劃現任立委張嘉郡接班姑姑、現任縣長張麗善;彰化縣則傳言黨中央屬意立委謝衣鳯參選,但其胞弟彰化縣議長謝典林卻稱,藍白應以對比式的全民調,「共推」縣市長候選人,藍營要有禮讓白營參選的心理準備,爲謝衣鳯選縣長投變數。前副縣長洪榮章、現任縣府參議、前副縣長柯呈枋也都表態有意投入選戰。
至於藍營執政滿兩屆必須改選的縣市中,臺中市方面,一般認爲背後有臺中紅派支持的立法院副院長江啓臣出線機會最大。至於被外界點名有機會「藍白合」的選區,新北市部分,國民黨人選除了新北副市長劉和然,臺北市副市長李四川日前也表態願意參選。但是新北最棘手的便是民衆黨主席黃國昌已對外宣佈,將讓自己成爲最好選擇。
不過,藍營人對此分析,新北可牽制全臺佈局,黃國昌拉高參選新北的籌碼或許是想以新北換取宜蘭縣、嘉義市共推民衆黨代表參選機會,畢竟這兩處藍營尚無培養接班人選,是緊密促成藍白合的勝選考量,如同延續新竹執政的模式。
此外,嘉義市爲國民黨執政縣市最南灘頭堡保衛戰。面對民進黨立委王美惠轉戰市長來勢洶洶,藍營地方人士分析,嘉義市基本盤綠大於藍,嘉義市長黃敏惠能凝聚藍營,並吸引中間選民到淺綠支持者,但她的票源絕對無法百分之百轉移藍營的下一棒,是國民黨延續執政最大課題。
民衆黨不分區立委兼嘉義黨部主委張啓楷先前贊黃敏惠是「政治學習典範」,更支持黃主張的「鐵路高架化經費由中央全額負擔」、「由中央主導興建高鐵嘉義站與嘉義火車站輕軌」,推動藍白合的企圖明顯。只不過,黃敏惠態度始終保留,據悉,國民黨有多名市議員、地方人士也蠢蠢欲動中,包括黨籍市議員陳家平、鄭光宏,以及醫師翁壽良皆傳出有意願,無黨籍副市長林瑞彥同樣被點名。國民黨嘉義市黨部則強調,須待黨主席改選完成、中央提出提名辦法後,纔會談藍白合。
隨着縣長林姿妙涉貪洗錢近8千萬,二審遭判4年10月後,宜蘭進入後林姿妙時代,藍委吳宗憲雖積極勤跑宜蘭,但「空降」人選與地方連結尚淺;議長張勝德自2022年投身政壇當選議員,直接從其父、前議長張建榮手中接下議長寶座,不管大小活動、紅白場都親自到場,拉近與基層的關係,也讓自身知名度與曝光度增加,被視爲下屆參選縣長的國民黨熱門人選;另外,宜蘭代理縣長林茂盛深受林姿妙信任,兩人推動縣政配合度極佳,下鄉跑行程時也遇到不少人勸進。
但民衆黨宜蘭縣黨部主委陳琬惠曾經參選過宜蘭縣長及立委,也早早宣佈這次志在參選縣長。藍營觀察,藍綠雙方對於縣長選舉人選仍處混沌未明,國民黨主事者需要長考,萬一民衆黨推派陳琬惠參選,藍白分裂形成「三腳督」之勢,這場選舉就真的沒戲唱,拱手讓給了民進黨,只是若「藍白合」則難讓宜蘭地方派系買單,盼未來黨主席有智慧好好協調。
新竹市長高虹安挺過罷免,已成竹市藍白共主,但官司纏身成不確定因素,一旦生變,同樣挺過罷免的國民黨竹市立委鄭正鈐、民衆黨籍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都將爭取出線。
東部及離島方面,國民黨在臺東縣最可能由臺東縣議長吳秀華出馬,至於花蓮縣,有人揣測傅崐萁可能帶職參選縣長,當選後再辭立委,並由其妻子、現任花蓮縣長徐榛蔚接棒投入立委補選。金門縣部分則有積極表態佈局的立委陳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