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三指標戰區 考驗合作機制
藍白攜手挺過二波反罷免、爲核三延役公投催票,二○二六縣市長選舉明年即將登場,藍白合依然是勝選方程式,新竹市、宜蘭縣及嘉義市是指標選區,未來如何產生百里侯參選人,考驗藍白合作機制。
藍營人士表示,二○二六年與二○二八年藍白合作勢在必行,如何整合都有談的空間。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已定出二○二六「臺北、桃園連任,守住新北、臺中,進軍臺南、高雄」總戰略目標。黨務高層說「有二○二六,纔有二○二八」。
新竹市長高虹安挺過罷免,已成竹市藍白共主,但官司纏身成不確定因素,一旦生變,同樣挺過罷免的國民黨竹市立委鄭正鈐、民衆黨籍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都將爭取出線。地方則傳出「藍縣長、白市長」的合作模式,但藍白在新竹縣的合作方案,仍待雙方高層溝通。
地方人士指出,竹市藍白兩黨已初步有共識,高挺過罷免危機,明年百里侯之爭藍營傾向禮讓、支持高連任,但官司一旦讓局勢生變,鄭正鈐反罷免票拿下逾十萬票,超越去年當選的八萬多票,藍營已無禮讓的理由。
宜蘭縣長方面,民衆黨宜蘭縣黨部主委陳琬惠一直有企圖心,她強調一直努力「把自己變成最好的人選」;國民黨將改選主席,待新主席底定,纔是坐下來談的時候。她說,藍白應在現有基礎持續疊加善意,共同的目標都是二○二八不讓民進黨再囂張跋扈下去。
國民黨內人士表示,除了要連任的縣市長,二○二六的藍營強棒包括謝龍介、柯志恩、張嘉郡、蘇清泉、王育敏等已經就緒,會釋出最大善意與民衆黨整合,將重返執政列爲最大目標。
民衆黨秘書長周榆修表示,縣市長選舉可談合作,議員選舉部分不會抱持太大期待,國民黨將換主席,屆時態勢會比較明朗。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