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該睡卻滑到半夜?7個方法終結晚上內耗 像蔡依林一樣早睡

睡覺示意圖。圖/Ingimage

天后蔡依林在Podcast中分享,曾嘗試連續三天晚上10點睡覺,早上醒來覺得自己變超漂亮。

但,誰不知道早睡好,就是做不到。想擺脫早上爬不起來、內心又後悔昨晚不早睡的循環?專家提供7個今晚就能做的實用方法,邁向早睡人生,原來沒有那麼難!

早睡方法1:睡前一小時進行「關機儀式」

養成早睡習慣,最難的不是設定睡覺時間,而是時間到了也收不了心。比起強迫自己上牀更有效的做法,是設定一套關機儀式,執行一連串帶來結束感的儀式:關掉手機通知、換上舒服睡衣、調暗燈光...每天重複,在大腦中建立「我正進入休息狀態」的心理暗示。

早睡方法2:不接觸藍光

美國睡眠基金會提到,手機發出的藍光,會阻礙褪黑激素的分泌,除了手機,電視、電腦、平板電腦等常見電子設備,連背光電子書都會發出藍光。爲了避免熬夜,最好在睡前幾小時內限制使用這些類型的設備。

一些專家建議將這些設備完全放在臥室外,以抵制晚上查看通知的誘惑。

早睡方法3:別看鍾

有時候,讓人難以入睡的不是身體的疲憊程度,而是「睡不着」這件事本身帶來的壓力。與其焦慮自己睡不着,不如給自己一個寬容的目標:「我現在不是要睡着,只是要讓大腦好好休息。」

這種心態轉換,是對抗入睡焦慮的重要策略。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建議,不要一直看時鐘,就安靜地躺着。

早睡方法4:4-7-8呼吸法

由安德魯·韋爾博士(Dr. Andrew Weil )創立的4-7-8呼吸法,是透過控制呼吸來幫助放鬆。

首先,將舌尖抵住上門牙後面,用嘴巴充分呼氣。閉上嘴巴,用鼻子吸氣,數到4。屏住呼吸,數到7。用嘴巴充分呼氣,發出呼氣的聲音,數到8。這是一次呼吸。重複步驟3三次,總共呼吸4次。

韋爾博士指出,這項練習是「神經系統的天然鎮靜劑」。練習越深入,效果越好。初次練習,可以從較短的呼吸時間開始;如果在練習過程中感到頭暈,應先停止。

早睡方法5:睡前安排做最無聊的事

你可以選擇閱讀紙本書、寫筆記、畫畫、疊衣服,或整理桌面。重點是避免任何會讓大腦興奮或上癮的刺激內容,像是社羣媒體、短影音或懸疑影集。活動越無聊,越容易讓大腦「放棄抵抗」,自然進入倦怠與放鬆狀態。

看Netflix,不如讀幾頁老舊的書,因爲可能還沒看到第3頁就開始打哈欠了。這正是無聊的力量——讓大腦沒有東西可以過度運轉,助你更快進入夢鄉。

早睡方法6:打造「好入睡」的環境提示

首先,牀只能用來睡覺或休息,不能工作、看劇或滑手機。這是爲了讓大腦形成清楚的連結:一上牀就是該入睡的時候。其次,溫度與光線是關鍵物理因素,保持臥室在18~22°C的涼爽區間,儘量讓房間保持黑暗,拉上窗簾或戴眼罩,讓大腦知道夜晚到了。

最後,可以運用像是薰衣草、洋甘菊或雪松等香氛,都有研究指出能促進放鬆與入睡。

早睡方法7:固定起牀時間

堅持準時起牀(即使在週末想睡晚一點),保持一致的起牀時間也有助你晚上入睡。而調整上牀時間,Sleep Foundation建議,以15分鐘爲單位、從更短的調整開始,很有幫助。

資料來源:New York Post、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Sleep Foundation、Medical News Today

※本文出自「商業週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原文明知該睡卻滑到半夜?7個方法終結晚上內耗、像蔡依林一樣早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