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5月110萬高齡者須換駕照 交通部找沈文程代言宣導
▲明年5月起高齡駕駛換照年齡下修至70歲,交通部邀藝人沈文程(右2)擔任代言人。(圖/記者李姿慧攝)
記者李姿慧/臺北報導
高齡駕駛換照年齡明年5月起從75歲下修到70歲,將有2年緩衝期,通過體檢、交通法規課程、危險感知體驗,可領5年駕照,估首波110萬人達門檻,交通部也邀藝人沈文程現身代言。爲鼓勵滿70歲長者主動繳回駕照,公路局每年將耗資2.5億元補助TPASS乘車金,估可鼓勵20萬名長者繳回駕照,補助期2年。
交通部今(4日)舉辦「高齡換照新制代言人暨宣導影片」發佈會,宣佈71歲的知名藝人沈文程擔任代言人,並由沈文程親自駕車載交通部長陳世凱出席。
沈文程表示,很多人一聽到高齡換照,誤以爲政府要限制開車,後來他才知道並非如此,他們這一代開車幾十年,經驗不遑多讓,但隨着年紀增加,視力、反應和靈活度可能退化,透過醫生專業體檢和認知功能檢測,確認身體是否適合開車,才能確保繼續安全開車。
沈文程強調,滿70歲換照「不是負擔、是保障,不是限制、是守護,這個政策希望大家開得更久、更穩、更安全。」
▲交通部長陳世凱(中)、代言人沈文程出席(右)。(圖/記者李姿慧攝)
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臺灣進入超高齡社會,交通部希望協助更多長者安全開車和騎車,明(115)年5月起將實施70歲換照政策,根據調查,有超過8成民衆支持這樣的政策,也有高達8成的家人會擔心長輩開車或騎車出門,爲了讓8成家人安心長輩出門,交通部和公路局決定落實70歲換照政策,明年5月開始有兩年緩衝期。
陳世凱強調,超過70歲長者換照服務,並非禁止也沒有考試,有兩個目的,首先是讓醫師確認身體狀況,經過體檢確認身體硬體沒有問題,第二件事,則將提供免費的交通安全教育課程服務,很多人20歲考取駕照,到70歲已經經過50年,交通規則、觀念和法規都不一樣,標誌標線也不一樣,透過課程更新交通觀念,確認身體硬體和交通觀念軟體都沒問題後,長者可更安心、安全駕車。
公路局長林福山說明,現行滿75歲要體檢、認知功能測驗,通過後將可換照,每3年換髮一次,若認知功能檢測無法通過,也並非不給予換照,會請長輩到醫院檢查,沒問題仍可換照;因應超高齡社會來臨,參考日本等國家,明年5月起將針對高齡駕駛滿70歲介入關懷,協助長輩體檢外,並新增長者自填身心狀況,由醫師總評判斷身心靈活度,也增加交通法規課程、危險感知體驗等兩個課程,提供最新法規知識,讓長者對騎車開車上路有風險概念。
此外,115年12月起,針對年滿75歲以上的高齡駕駛,一旦違規肇事,也將新增強制訓練,需到駕訓班一對一實地駕訓訓練。
林福山表示,70歲換照新制明年5月1日上路後,預估70歲以上到 74歲約有110萬人達換照門檻,滿75歲大約有18.8萬人次,整體明年有128萬人需要換照,但因爲70以上換照有2年緩衝期,75歲以上有3年緩衝期,分流後監理所站服務能量足以處理。
▲明年5月起高齡駕駛換照年齡下修至70歲,交通部長陳世凱、代言人沈文程出席。(圖/記者李姿慧攝)
爲鼓勵長者依自身狀況調整交通方式,培養公共運輸使用習慣,交通部表示,115年1月起也將推出「主動繳回駕照高齡者TPASS乘車回饋措施」。70歲以上高齡者主動繳回駕照,公路局將提供TPASS電子錢包乘車支出每月50%回饋金,每月上限1500元,每人可申請一次,補助期間2年。該措施涵蓋公共運輸及計程車支出。
至於偏鄉公共運輸協助上,陳世凱表示,偏鄉的長輩不用擔心,幾乎每個偏鄉的鄉鎮市都會有幸福巴士跟幸福小黃的設置,不僅長者,連小朋友都在使用,公共運輸推展將持續努力,幸福巴士和幸福小黃涵蓋率明年可達100%。
林福山表示,「主動繳回駕照高齡者TPASS乘車回饋」預估一年將補助2.5億元,每年約可以鼓勵20萬名長者主動繳回駕照。
另爲讓社會各界瞭解新制推動背景及醫學依據,交通部邀請臺中榮民總醫院副院長周元華及高雄凱旋醫院副院長黃敏偉,將於全國舉辦共7場「高齡換照講座:醫師出任務」系列活動,地點包括臺中、南投、新竹市、宜蘭、屏東、高雄及彰化等地,以醫學角度說明高齡者身體機能退化對駕駛安全的影響、慢性病與藥物交互作用的潛在風險,並由監理人員解說115年新制換照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