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代保障名額 擬改1/3任一性別

爲促進性別平等,內政部研擬修正《地方制度法》,將現行地方民意代表1/4婦女保障名額規定,改爲「1/3任一性別保障原則」。圖爲民團與民進黨立委。(本報資料照片)

爲促進性別平等,內政部長劉世芳13日在部務會報表示,內政部研擬修正《地方制度法》,將現行地方民意代表1/4婦女保障名額規定,改爲「1/3任一性別保障原則」,力拚本會期通過,2026選舉適用,等於同時保障男女參政權,將牽動人民參選意願及政黨提名佈局。

內政部民政司長鄭英弘表示,若修改爲「1/3任一性別保障」,在男性當選者較多的選區,每3席民代就要保障1席女性;反之,在女性當選者較多的選區,每3席就要保障1席男性。

以2022年地方選舉來試算,直轄市、縣(市)議員的性別保障席次,將由原本161席婦女保障當選提高爲237席性別保障當選,鄉(鎮、市、區)民代表保障名額則可由232席提高爲432席。

國民黨團書記長王鴻薇指出,近幾年女力崛起,現在很多女性參選都不需要靠女性保障名額就可以當選,改爲單一性別保障1/3,她個人不會反對;至於黨團立場,將尊重內政委員會召委的排案權及審議結果。

民衆黨立委林國成說,針對單一性別保障名額,他樂見政府願意從結構上去修法。

各黨派基層民代對於內政部修法改變保障名額原則,認同與反對聲浪都有。

國民黨臺南市議員蔡育輝直斥內政部作法是民進黨「精算」後的伎倆,任一性別在中南部鄉下選區影響很大,臺南市議員57席,女議員國民黨僅6席、民進黨有14席,此一操作對民進黨較有利。

臺灣團結聯盟雲林縣議員王鈺齊認爲,政治圈女性不一定是弱勢,男性也不一定是強勢,保障名額提高對性別來說也是一種不公平,還是有機會排擠優秀議員;有得票率門檻的限制,纔是真正的民主。

民進黨籍新北市議員張錦豪以板橋區舉例,綠營民代全部都是女性,如修正,未來勢必就會影響到黨內提名,需要公民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