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首家共同蒸煮廠 全數蒸煮廚餘 落實防疫、資源循環
2025年10月24日苗栗縣/自中央宣佈禁止使用廚餘當天起,全順畜牧場廠內現有廚餘已全數破碎、高溫蒸煮並轉化爲液態飼料,全數使用完畢。(全順畜牧場提供/呂麗甄苗栗傳真)
爲防範非洲豬瘟疫情,苗栗縣政府環保局即日起配合中央政策,全面禁止使用廚餘餵豬。位於通霄鎮的全順畜牧場自農委會時期推行共同蒸煮政策,是臺灣首家申請並實際運作的示範廠,也曾輔導小型再利用業者合作,透過集中高溫蒸煮管理,降低交叉感染風險,建立中央廚房模式。
業者劉嘉順表示,苗栗廠每日收受70至80噸廚餘,經破碎、高溫蒸煮及滅菌後轉化爲液態飼料,再分送至各養豬場使用,加工與餵豬完全分開,液態飼料先儲存在廠內儲存槽,再配送至各養豬場,確保原料安全,降低疾病傳播風險。以現有設備日處理量約100多噸,若共同蒸煮設備全部運行,日處理量可超過400噸,每日約可供3萬頭豬以上。
自中央宣佈禁止使用廚餘當天起,廠內現有廚餘已全數破碎並高溫蒸煮完成,隨後轉化爲液態飼料,全數使用完畢。
通霄鎮「全順畜牧場」於2023年率先建置廚餘共同蒸煮廠房及設備投資近5千萬元,最大日產量可達400噸溼式飼料,供應約3萬隻豬。苗栗廠自2022年提出計劃,2023年試行,2024年初取得相關申請,是縣內首家實際運作的廠商。中央廚房概念確保原料統一加工後再分送至各養豬場,提高整體防疫管理效率。
業者劉嘉順指出,高溫蒸煮的廚餘可安全轉化爲飼料,迴歸豬隻,再產出肉蛋白供人食用,形成零廢棄循環經濟。投入共同蒸煮廠不僅滿足生產需求,也爲社會與產業貢獻力量。每日依需求進量,全數消化,落實防疫、資源循環及社會貢獻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