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軍無人機具歐洲「抗干擾」技術 疑陸企提供
緬甸軍政府透過陸企,獲取強化無人機抗干擾能力的西方技術。圖爲緬甸反抗軍擊落的無人機。(達志影像/路透社資料照片)
英國《衛報》8日報導,英國「衝突軍備研究」(CAR)組織揭露,近期在緬甸軍政府的無人機殘骸中發現歐洲的「抗干擾」技術,並指其來源是中國大陸企業,呼籲各國強化制裁與管制,落實對緬甸軍政府的武器禁運措施。
英籲各國落實武器禁運
報導指出,緬甸軍政府持續加強對平民的無差別攻擊,且更加頻繁使用無人機執行空襲任務;而CAR從被擊落的無人機殘骸中,發現可保護無人機不受干擾的先進導航零件和系統。進一步追查後,發現該批零件多由數家陸企從歐洲購得後,經層層轉手,運交給緬甸軍政府,成爲對抗反抗軍的新興武器。
CAR觀察發現,緬甸軍政府過去1年大力投資無人機技術,用以打擊反抗軍,使用頻率緊追烏克蘭和俄羅斯。雖然緬甸自1990年代以來就因人權問題,遭歐洲多次施加制裁與武器禁運,但CAR坦言,禁令與法規難以跟上具武器化潛力的新興技術發展速度。
緬甸民間組織「爲緬甸伸張正義」(Justice For Myanmar)呼籲國際強化對軍政府的制裁範圍,除武器禁運外,必須更嚴格地限制資金、燃料等流入,纔能有效阻擋緬軍危害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