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川普2.0亂流 央行總裁楊金龍:透過貨幣與匯率政策因應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面對「川普2.0」亂流,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21日表示,央行將透過貨幣政策與匯率政策等措施因應。
楊金龍今天赴亞太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及陽明大學資訊管理與財務金融學系共同主辦的第19屆金融與經濟政策研討會,並以「川普2.0貿易政策:問題、影響與挑戰」爲題進行專題演講。
對於央行如何應對大波動變局,楊金龍指出,第一是匯率政策,國際資金移動鉅額且頻繁,加以川普2.0貿易政策引發高度不
確定性,擴大匯率波動,央行將持續促進外匯市場有序運行。
金融自由化與全球化以來,匯率主要由金融帳決定;以匯率調整貿易失衡,則有其限制,影響匯率的決定因素衆多,諸如各國貿易餘額、財政餘額及貨幣政策均可能影響匯率;尤其,自金融自由化與全球化以來,國際資金移動鉅額且頻繁,已成爲影響匯率變動之主因。
例如,2024年臺灣外資及本國資金進出,爲商品貿易外匯收支之19.3倍,顯示短期跨境資本移動已爲新臺幣匯率升值或貶值的重要因素。
換言之,匯率主要由金融帳決定,貿易逆差或經常帳失衡與匯率之關聯性,較20年前已大爲降低,爰透過匯率調整有其限制。各國均應藉由儲蓄、投資與財政預算等之調整,以改善其經常帳(貿易帳)失衡現象。
此外,資本移動加劇恐加深金融不穩定風險,對新興市場經濟體衝擊尤巨,尤應關注。
楊金龍說,新臺幣匯率由匯市供需決定。匯市參與者衆多,而匯率只有一種價格,無法同時又升又貶,滿足所有個別參與者或特定產業的期待,出口商希望新臺幣貶值,可增加其新臺幣收益,而進口商與消費者則希望新臺幣升值,能以較便宜的新臺幣價格購入進口商品及服務;匯率只有一種價格,無法滿足所有個別參與者或特定產業的期待。
在臺灣採行管理浮動匯率制度下,長期以來,新臺幣對美元匯率較其他主要貨幣相對穩定;近期新臺幣對美元匯率波動幅度雖略擴大,惟多低於其他主要貨幣。
臺灣出口深受國外需求影響,且近年臺灣出口競爭力提升,減緩新臺幣匯率波動對產品競爭力之影響。
回顧2019年至2022年初,新臺幣曾大幅升值,惟此期間臺灣出口及經濟成長表現仍具韌性。本年5月新臺幣匯率升值,惟受惠 AI 等需求熱絡及提前拉貨效應強勁,以新臺幣計價之出口仍大幅成長。
此外,出口會衍生進口需求,新臺幣升值對出口的不利影響,部分會被進口成本下降的益處抵銷。另新臺幣匯率有升有貶,就一段期間而言,匯率升貶對企業在不同期間造成之外幣兌換損益,應可部分互抵。
鑑於當前國際經貿及金融情勢具高度不確定性、匯率波動提高下,央行將持續促進匯市有序運行,維持新臺幣匯率動態穩定;政府相關主管機關將續協助企業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及多角化發展,廠商亦應強化風險管理,並提升產品競爭力,以降低新臺幣匯率波動之影響。同時,央行希冀外界不要過度臆測新臺幣匯率走勢,或聽信市場誇大或不實的分析,將可避免干擾匯市的穩定。
楊金龍說,在貨幣政策方面,面對川普2.0貿易政策之高度不確定性,央行採取更審慎的態度來評估貨幣政策立場,並維持可信度與強化溝通。
川普2.0貿易政策引發高度不確定性,央行決策面臨艱難取捨與挑戰川普2.0貿易政策引發高度不確定性,已使各央行採取更審慎的態度來評估貨幣立場。例如,Fed 主席 Powell 表示,在不確定的環境下,較適合採觀望(wait and see)態度,謹慎行事;德國央行總裁 Joachim Nagel 亦指出,美國關稅政策幾爲無法預測之循環,在此情況下,評估關稅對經濟的影響及相關預測,變得更加困難。
因應不確定性,央行須採取較廣泛的風險管理方法,強化運用情境分析,並維持可信度(credibility)及強化溝通。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下,央行須維持其可信度,以及通膨預期的穩固制約,鞏固大衆信任。同時,爲使大衆理解經濟金融的不確定性,央行須強化對外溝通,如 Fed 在近期的貨幣政策架構檢視中,亦將考慮強化其政策溝通,尤其是關於預測及不確定性的影響。
對於國際貨幣制度未來可能發展,楊金龍強調,當前雖面臨川普2.0貿易政策所帶來之挑戰,但在可預見未來,美元國際地位仍難以撼動。
外界認爲,部分川普官員構思之解決方案(包括加徵關稅、弱勢美元、債務重組)存在風險,將破壞金融市場穩定並削弱美元國際地位,實施可能性低。況且,目前美國已改採較溫和對外貿易政策,近期亦與部分國家達成協議,有助市場回穩及信心;並強調將維持債信,則有利化解投資者疑慮,維繫美元國際地位。
而長期發展爲多極化貨幣制度(如美元、歐元等其他主要準備貨幣),將可分散美元過度負擔壓力。
惟當前國際貨幣制度未符合多極化貨幣制度條件,在可預見未來,全球金融市場仍將高度倚賴美元資產。由於美元長期走勢仍強,目前美元作爲最主要國際貨幣之地位仍無虞。
再者,當前並無其他貨幣可替代美元地位。美國經濟及金融市場規模現居全球第一,且在國際貨幣之價值儲藏功能,美元亦具支配地位,排名第二之歐元佔比仍遠低於美元。況且,美國金融市場深度與廣度足以胃納全球超額儲蓄,此爲維繫國際貨幣制度以美元爲核心之主因,短期間「去美元化」(de-dollarization)並不容易。
楊金龍認爲,在川普2.0貿易政策強化美國製造下,將促使臺商擴大赴美投資,再次牽動臺商直接投資的版圖;預期本國銀行將跟隨臺商腳步進一步調整全球佈局,提供充分金融支援以因應世界變局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