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吃3份薯條「糖尿病風險增20%」 研究:烤煮馬鈴薯沒威脅
▲研究顯示每週若吃到3份炸薯條,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將提高20%。(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邱俊吉/綜合報導
炸薯條是許多人的心頭好,但真的要注意份量,因爲根據一項最新研究,每週若吃到3份薯條,罹患糖尿病的風險竟然會提高20%,吃一般煮、烤或搗碎的馬鈴薯,則不會有這樣的健康威脅。
臉書粉專「韋恩的食農生活」與臺北榮總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最近都分享此研究,其彙整1984至2021年間進行的3項大型美國研究,參與者在研究開始時均無糖尿病、心臟病或癌症,並每4年填寫一次詳細的飲食問卷。在近40年期間,共有超過2.2萬人確診第2型糖尿病。
研究經調整與糖尿病風險相關的生活方式、飲食因素後,結果顯示,每週3份炸薯條,發病率增加20%,類似的烤、煮或搗碎馬鈴薯攝取則未顯著增加風險;此外,若用全穀類取代烤、煮或搗碎的馬鈴薯,發病率可降低4%,若取代的是薯條,更可一口氣降低19%。
張家銘寫道,薯條是典型的高熱量、高升糖、高油脂組合,若經常吃,不只血糖會受影響,體重、膽固醇也可能飆升,故若能減少薯條攝取,便是對健康最直接的投資。
針對全穀類,張家銘提到,其富含膳食纖維,消化吸收速度慢,血糖不會快速衝高,且有助腸道健康、延長飽足感,他在臨牀也看到不少病人改吃糙米、燕麥、全麥麪包後,血糖曲線變得更穩定,也比較不會在下午出現疲倦感。
張家銘提醒,健康飲食未必很嚴格,關鍵在於一次一次的選擇,今天少一份薯條,明天多一碗糙米飯,長期下來就有機會換來血糖穩定、代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