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之前那麼好談了!北京對美稀土籌碼還沒用完 協商恐更趨強硬

在美中貿易談判中,中方的態度非常明顯:稀土籌碼還沒用完,不會像川普第一任期那般輕易讓步。 路透

在白宮揭露美國總統川普本週可能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之際,分析顯示,中方緩慢批准稀土出口所顯露的態度非常明顯:北京手上的稀土籌碼還沒用完,不會像川普第一任期那般輕易讓步。中方將追求讓日內瓦休兵協議的調降關稅措施永久化,並且要求允許中方購買晶片等產品。

美國與中國大陸5月中在瑞士日內瓦敲定貿易戰休兵90天的協議,緩解全球投資人的緊張情緒,但現在雙方互控彼此違反協議,讓這項停戰安排搖搖欲墜,箇中的核心人物正是中方談判代表、中國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

何立峰在日內瓦談判中,同意美國的需求,將恢復稀土出口,但之後北京當局批准稀土出口許可的速度緩慢,衝擊製造汽車和其他產品的製造,似乎彰顯中方不會一味迎合美方需求的最新策略。

在川普的第一任期,中方代表團由時任副總理劉鶴帶領,劉鶴是哈佛大學出身的市場派務實主義者,瞭解美方憂慮,與美國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當時這項協議被廣泛認爲有利美國。這回,習近平給了何立峰明確授權:不要迎合美國。

在戰略上,習近平認爲自己的地位比川普第一任期更有利,已建立多項反制美方的貿易工具,包括對攸關晶片、汽車及F35戰機生產的稀土金屬,實施出口管制。

中方以稀土爲籌碼佔上風

顧問業者策緯諮詢公司(Trivium China)的供應鏈專家康姆斯(Cory Combs)認爲,中方正逐漸在當前的貿易戰取得上風,美國稀土要擺脫對中國大陸的依賴,至少還要十年,但陸企已開發出美國晶片的強力替代選項,與西方在再生能源、人工智慧(AI)等領域的的技術差距也在拉近,「現階段中方的籌碼都比美國的許多籌碼要更具持久力」。

知情人士透露,何立峰在日內瓦談判中僅承諾會恢復稀土出口,卻也僅止於此,保留了北京在未來談判的籌碼。同時,川普政府正在展開一連串調查,可能提高對中國大陸的關稅,中方也認爲美國撤銷中國大陸學生簽證等措施,是要在未來協商加強對陸施壓。

Rock Creek全球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巴哈爾(Daniel Bahar)指出,中方在與美方取得對等待遇,也符合其利益,他預期中方將繼續推動對等待遇。他曾在美國貿易代表署任職,曾參與磋商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而且相較於劉鶴,何立峰更堅定捍衛中國大陸的經濟模式,也更不允許他國置喙,儘管他很清楚中國大陸需要提振消費,而他發起的發放現金補貼等倡議收效甚微。

而且,中方管制稀土出口的影響範圍不僅限於美國企業,還可能波及日本、南韓及印度等美國盟友,進一步增添習近平的籌碼。此外,中方目前管制的稀土主要爲用於國防產業的重稀土,若將管制範圍擴至用如消費品的輕稀土,美國經濟可能遭遇更廣泛的打擊。

下一步會怎麼走

展望前景,美國財長貝森特在日內瓦會談後,已暗示川普第一任期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可能成爲未來美中協商的模式,但這項協議並不受中方歡迎,一些官員甚至形容爲現代版的「百年國恥」清末不平等條約。

知情人士透露,何立峰在未來協商不太可能深入討論北京的經濟成長模式,預料將提出購買美國的農產品和能源等產品,以及擴大對美國的製造業投資,他的目標是讓日內瓦休兵協議的調降關稅措施永久化,並且要求允許中方購買真正需要的產品,包括遭美國出口管制的晶片和其他科技產品。

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研究主管葛藝豪(Arthur Kroeber)說,中方的底線已比第一次貿易戰高出許多,美方必須給出中方真正想要的東西,不只是開出要求清單。

至於稀土管制的未來可能發展,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ASPI)中國政治研究員牛犇(Neil Thomas)認爲,習近平目前不太可能採最極端的選項,因爲可能招來最脆弱產業的反彈,,「北京的稀土管制意在警告緊張不宜進一步升高」,「但若美中緊張再度惡化,北京可能開始帶給美國國防供應鏈實質苦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