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嚴管稀土 美媒:勒索博籌碼

稀土示意圖。資料照片

在美中元首川習會將於10月底在韓國慶州登場前夕,中國大陸10日發出多項公告,對境外稀土物項與稀土技術等實行新的出口管制。《華爾街日報》分析,形容該行動是「經濟層面上的核戰」,企圖透過稀土出口限制,摧毀美國人工智慧產業,是中方向美施展「勒索戰術」,強化談判籌碼。

《華爾街日報》等外電報導,中國此輪極爲罕見地升級稀土出口限制。若全球企業銷售商品含有中國來源稀土材料,價值佔整體產品超過0.1%,即需申請中國出口許可,門檻極低,許多科技公司難以清楚證明元件或晶片在整體價值中是否低於該門檻。

此外,中國新規對軍事用途、與14奈米以下邏輯晶片,及256層以上記憶體晶片、具潛在軍事用途AI應用設備,將採取更嚴格個案審查或原則上拒絕許可。出口至軍工用戶者原則上不予核發許可。

《華爾街日報》報導,這些幾乎是前所未有的出口管制舉措,可能擾亂全球經濟,讓中國在貿易談判中,握有向美施壓的更強籌碼。美國智庫「席維拉多政策加速器」共同創辦人阿爾佩洛維奇指出,在經濟層面,這等同於核戰,試圖摧毀美國AI產業,是一種「勒索戰術」,目的在推動與美國貿易協商時更有利。他說,不相信中國會毫無保留地貫徹這些新規。

據報導,白宮官員稱,中國未事先知會美國就發佈此等新規,似乎意在掌控全球科技供應鏈。

路透報導,這並非中國首次動用稀土作爲談判槓桿。今年4月中國即出口管制7種稀土元素與磁鐵,使全球供應鏈動盪;此後,於6月美中達成貿易休戰協議。此次升級,外界視爲美中貿易戰升格。

報導引述知情人士稱,中國將此舉包裝成迴應美國對中國科技企業出口管制的反制,實則是深思熟慮後的權力博弈。中國試圖藉此向意欲與川普達成協議的美方施加壓力,以換取關稅與科技政策上的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