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關門大吉! BBC預測4大可能走向「最慘恐兩敗俱傷」
▲美國政府關門,恐對民衆帶來不小衝擊。圖爲美國國會山莊。(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吳美依/綜合報導
美國聯邦政府於當地時間10月1日0時起正式關門,原因是參議院未能通過延長撥款的預算案表決。如今外界高度關注這場政治僵局如何收場,BBC也整理出4大可能走向,但最糟情況可能兩敗俱傷。
►民主黨迅速分裂
儘管44位民主黨參議員投票反對這項由共和黨提出的預算案,但已有2位民主黨人及1位親民主黨獨立議員倒戈支持。若再有5名民主黨議員轉向,政府關門危機就會落幕。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內華達州民主黨籍參議員馬斯托(Catherine Cortez Masto),近年該州政治傾向持續往共和黨靠攏,2024年大選也被川普拿下,讓2026期中選舉充滿變數。她解釋倒戈原因時,針對政府關門對內華達州造成的經濟衝擊表達擔憂,外界解讀這也隱含她對自身政治前景的擔憂。
此外,喬治亞州、維吉尼亞州、科羅拉多州等搖擺州的民主黨議員同樣面臨2026年期中選舉壓力,可能成爲下一波「跳船」目標。
▲馬斯托是其中一名倒戈的民主黨參議員。(圖/路透)
共和黨參議院領袖圖恩(John Thune)透露,已有部分民主黨人對關門情勢感到不安。他計劃未來幾天安排一系列表決,持續對民主黨施壓。
►民主黨全面退讓
即便民主黨內部相對團結,但隨着關門時間拉長,放棄抗爭的壓力也將持續增加。事實上,聯邦政府職員正是民主黨的重要票倉,如今卻將首當其衝,承受薪資延遲發放的痛苦,甚至面臨川普政府將暫時停職轉爲永久失業的風險。此外,美國民衆也將開始感覺到政府服務縮減及經濟混亂所帶來的衝擊。
引發政府關門並提出政治訴求的政黨,通常都會招致輿論責難。民主黨或許在認爲已經清楚表達觀點之後「緊急止損」,即便這次沒有實際收穫,卻已讓人們關注到醫療保險補貼即將到期、共和黨削減窮人醫療保健補貼等問題,拿下未來政治攻防的籌碼。
▼共和黨參議院領袖圖恩計劃繼續對民主黨施壓。(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共和黨讓步
共和黨自認處於優勢地位,但也可能誤判情勢。以前大多數政府關門事件都由共和黨引發,民衆可能習慣性將責任歸咎於他們。如今在削減政府服務及裁員方面操作過度,也可能反而激起民怨。
在這種情況下,共和黨人可能讓步,向民主黨承諾協助延長醫療保險補貼,此舉不僅能夠增加自身選舉勝算,也可以化解民主黨在明年期中選舉的政治攻擊。
►關門持續、兩敗俱傷
上次政府關門創下35天紀錄,最終因航空運輸瀕臨大規模中斷才結束,但那次僅是部分關門。若這次政府關門持續拖延,後果可能更加嚴重。
目前兩黨氣氛劍拔弩張,川普分享包含髒話的AI生成影片嘲諷對手,民主黨則以川普與淫魔富商艾普斯坦的合照回擊,並且誓言長期抗戰。
不過專家警告,若僵局持續太久,無論哪方「獲勝」都無關緊要,因爲兩黨都將承受選民怒火,進一步加劇民衆對政治體制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