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造船不及中國0.5% 重振艱難
美國總統川普在4日的國會演講提出重振造船業,吸引投資以對抗掌握世界約50%造船能力的中國。圖爲大陸自主研發的「福遠漁9199」號。(中新社)
美國總統川普在4日的國會演講提出重振造船業,吸引投資以對抗掌握世界約50%造船能力的中國。但是,中國的建造能力已超過美國的200倍,在美國勞動力短缺的情況下,可能會與日本和韓國企業加強技術合作。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最近公佈一項行政命令,擬對進入美國的中國船舶徵收100萬美元的入港費,針對連接國家物流平臺(LOGINK)的起重機,應切斷連接,或禁止使用。這些措施也含括在國家安全委員會新設辦公室,對投資美國的相關企業採取減稅措施,並提高造船工人的工資。美國造船廠商理事會(SCA)歡迎川普的方針,認爲有助恢復造船能力,創造就業機會。
美國認爲,在運輸業和製造業大部分依賴中國的情況下,經濟安全的風險日益增大。英國造船和海運業分析機構克拉克森(Clarksons Research)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中國造船業的造船能力佔世界的50%以上;截至2024年,新造船的訂單量壟斷了70%。另外,美國海軍情報局的調查顯示,中國的建造能力已達到美國的232倍。
中國造船業的擴張不僅限於商船,在美國佔優勢的軍艦、巡邏艦的生產也有顯著增長。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2024年6月的報告指出,如果美國不能重振造船業,中國在軍事方面獲勝的可能性將進一步提高。
密西根大學工程系教授戴維‧辛格受訪時表示:「在散貨船等低成本船隻的生產上,美國很難與中國抗衡。爲了促進美國造船業,必須向擁有先進技術的日韓兩國尋求合作。」
川普雖然沒有提及來自日本和韓國的造船投資,但在2024年11月就任總統前,曾呼籲韓國支援美國造船業,今後可能會在投資和技術方面尋求日韓企業的合作,將刺激日韓造船業,影響全球約4成商船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