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者:中共93閱兵宣揚反極權形象 取代中華民國二戰歷史角色
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30日上午召開「中共舉辦『93閱兵』活動內外目的與意涵」座談會。(吳泓勳攝)
前美國副國安顧問葉望輝30日透過視訊出席「中共舉辦『93閱兵』活動內外目的與意涵」座談會時表示,中共要透過統戰、政治作戰論述來抹煞中華民國在二戰歷史所扮演的角色。(吳泓勳攝)
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30日上午召開「中共舉辦『93閱兵』活動內外目的與意涵」座談會,美國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前美國副國安顧問葉望輝表示,中共本次閱兵的政治意涵大於軍事意涵,除展示軍事武器威嚇包含第一島鏈在內的臺灣,並向全球投射反法西斯、反極權形象,更想透過統戰、政治作戰論述來抹煞中華民國過去在二戰歷史所扮演的角色。
透過視訊參與的葉望輝說,中共稱此次是紀念抗戰與反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紀念,但採取歷史修正主義、打造自己的故事;讓大家覺得中共跟過去二戰時期一樣,支持自由與世界秩序與反極權等。但實際上對日抗戰當時,中共沒有抗擊日軍也沒有跟美國等聯軍一起對抗軸心國。
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張國城表示,中共希望利用這次的閱兵儀式,對外傳達軍事威嚇能力,強化國內的領導權威,緩解甚至消除外界對於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軍權不穩的印象,然後營造外交上的完美統一戰線氛圍。
張國城說,中共軍力的展示,第一是對臺灣發出明確的政治訊號,表示隨時可以動起來。另外一方面也是透過軍事準備強化制空遠距打擊能力,暗示臺灣防衛能力不足以克服他們的安排。另一方面也強調對美國的反介入與抑制能力。
至於中共93閱兵對臺灣的影響,葉望輝表示,美國一般看法會希望臺灣能夠做出類似烏克蘭的國防承諾,表態自己願意在面對威脅時挺身而出。當然沒人希望經歷烏克蘭的情形,但要讓美國領導人感覺到展現足夠決心投入。
至於被問到美國總統川普與北京進行貿易協商時,似乎臺灣議題往往被邊緣化,會否對中美臺關係的影響,葉望輝認爲,過去幾十年確實都如此,但不覺得現在風險會比過去高。他認爲,最大保險就是透過臺灣私部門去增加對美國投資,且要確保讓美國領導人與媒體都瞭解到有大筆投資,對美中投資進行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