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93閱兵與國民黨抗戰老兵合影 洪秀柱:銘記歷史

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在閱兵現場與國民黨抗戰老兵握手合影,力倡銘記歷史。(京彩臺灣公衆號)

據《京彩臺灣》公衆號報導,9月3日上午,天安門廣場莊嚴肅穆,九三閱兵在此隆重舉行,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應邀登上天安門城樓觀禮,親身見證這一承載民族記憶的重要時刻。閱兵現場,洪秀柱與在場的抗戰老兵親切互動、握手相談,併合影留念。

其中,一位名爲宋其祥的國民黨抗戰老兵滿懷激動地向在場衆人莊重敬禮。宋其祥於1942年從湖北宜都參軍入伍,先後在湖南澧縣、石門縣、常德、長沙等地抗日作戰,參加過衡陽保衛戰、常德會戰、長沙保衛戰等戰役。

在抗日戰場上,宋其祥多次參加尖刀排,執行陣地攻堅任務,與日寇白刃殊死搏鬥,用血肉之軀詮釋了中華兒女的錚錚鐵骨。

洪秀柱9月4日發文稱:「他留在大陸開山鑿石建水渠,一生爲家國打拼,和在臺灣的榮民伯伯一樣。打過衛國戰爭的先輩無論身處何地,他們都是同樣的中國人,同樣在自己的土地上默默耕耘、持續建設家園。這份精神,超越了政治立場,更超越了地理分隔。」

洪秀柱分享說,在臺灣,她曾多次走訪榮民之家,探視那些滿頭白髮的榮民伯伯。他們年輕時浴血沙場,年老後默默在臺灣的土地上繼續付出餘生,守護着我們的生活與下一代的成長。每次見到他們佝僂的身影、聽他們斷斷續續講戰場上的故事,心中都充滿無限感佩。

洪秀柱表示,這次來到北京參加抗戰勝利80週年紀念活動,她的腦海裡不斷浮現那些榮民前輩的身影。他們大多已經是九十歲、甚至過百歲的耄耋人瑞,時間無情地帶走了他們的青春與同袍,但留下的卻是歷史與民族的記憶。

洪秀柱說,她這趟啓程到北京之前,還特地前往臺北圓山忠烈祠,向先烈的英靈獻上最誠摯的敬意。她說,光陰會奪走肉體的生命,卻永遠帶不走我們對他們的感念與敬仰。

洪秀柱表示,正因爲見證了那一代人的犧牲與付出,自己更深切體會到兩岸中國人之間,不應該再有戰火。歷史已經付出過太慘痛的代價,我們更應該用對話取代對立,用流汗取代流血。只要能讓兩岸和平、讓後代遠離戰爭的陰影,再艱辛的努力都值得。

反觀民進黨當局百般阻撓臺胞出席閱兵活動,洪秀柱批評道,這是對歷史真相的壓抑,民進黨應該放下意識形態,不要再一味崇洋媚外,而是要勇敢拿回屬於我們的歷史話語權。抗戰勝利是全民族的共同記憶,若非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赴湯蹈火,我們何以有今日講述這段歷史的資格?她呼籲臺灣民衆要重視這段歷史,先輩們堅毅不拔的抗戰精神必須代代相傳。

洪秀柱強調,紀念勝利不是爲了挑起仇恨,而是提醒我們:唯有銘記歷史,才能團結民族,才能贏得話語權,才能共同走向和平復興的中華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