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光環加持 速聯可望免關稅 自行車廠樂
美商品牌速聯(SRAM)集團,是全球第二大自行車高階零件廠商。圖/曾麗芳
臺灣自行車近兩年出口美國現況
全球第二大自行車高階零件廠商-速聯(SRAM)集團,有望成爲臺灣自行車產業的一線生機?臺灣自行車公會表示,速聯是美商品牌,美國關稅增列條文中提到,商品含美製零件佔總報關價值20%以上,將可適用「免課稅」條件,若臺灣自行車廠採購速聯製造的零件可享免課稅,將是利多。
對此速聯臺灣分公司總經理陳鴻毅8日證實:「已請求美國總公司協助確認,速聯零件是否適用美國免課稅條件。」
自行車族羣受到美國課徵高關稅與全球股災衝擊、連續兩天被打落跌停板!即便如此,臺灣自行車公會理事長吳盈進8日依然帶領檯灣十多家自行車相關大廠,包括全球鏈條龍頭桂盟、車胎大廠建大與正新等零件廠商,前往參加美國加州自行車展。
行前,公會秘書長周淑芬表示,美國關稅增列條文中提到,「若商品含有美國設計、美國IP、美國製零件、美國軟體或美國原料等,合計佔總報關價值20%以上」,就可適用「免課稅」條件。速聯的零件雖在臺灣廠生產製造,但卻是美商品牌,自行車廠採購速聯的變速器、避震器、剎車、輪圈等零件,總報關價值要超過20%並不難,就看是否符合美國免課稅條件。
周淑芳說,雖然市場對美國關稅增列「免稅人道走廊」有疑慮,認爲「免稅認定」是指產品中,美製超過20%以上免課稅,還是產品中,含有美製的部分免課稅、非美製仍要課稅,但是,「速聯是美商品牌,依然給了臺灣自行車產業一線希望。」
陳鴻毅表示,速聯看好自行車產業前景,疫情期間砸百億重金、在臺中潭子新廠打造生產基地與亞洲研發中心,預計2027年第一季量產,其中歐洲市場與美國市場營收佔比各約4成。面對美國關稅戰的衝擊,他認爲,自行車產業的復甦可能因此延後,速聯採接單生產,目前照樣生產、出貨給美國客戶。
自行車大廠美利達表示,雖然美國新關稅政策4月9日上路,但臺灣貨櫃運到美國至少要經過3到4周,業者可利用這段期間協商關稅分攤比例,業界其實都在觀望美國關稅政策近期是否會轉彎,目前只能且走且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