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啓動降息 掀科技股新行情

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重起降息後全球股市表現

美國聯準會啓動新一輪降息循環,市場資金動能迴流,加上AI需求持續升溫、企業資本支出快速成長,全球股市氣氛全面轉多。法人表示,據歷史統計,在降息週期開啓後的12個月內,全球股市平均上漲逾兩成,其中成長型產業表現最亮眼。由於AI投資題材從雲端基礎建設延伸至實際應用成爲推動第四季行情的主要動能。

國泰投顧統計顯示,重啓降息後一年,全球股市平均上漲23.28%,成長股漲幅高達25.34%;同時,美元指數轉弱,也有助於新興市場吸引資金流入,推升整體風險資產表現。

國泰投顧指出,AI投資動能亦同步爆發,全球AI基礎建設資本支出預估將自2024年的2,320億美元,於2029年增至2.16兆美元,年均成長率高達56%。AI應用持續深化,市場預期2032年代理AI市場規模將達3,110億美元,而智慧駕駛與機器人應用更將在2030至2050年間形成兆美元產業。

富達全球科技基金經理人宋恆浩分析,美國科技股雖仍居全球領導地位,但資金集中於少數巨型企業,使投資評價偏高。他認爲,歐洲與亞洲市場蘊藏更多被低估的優質科技企業,具備強勁基本面與產業領導地位。亞洲科技股正逐漸展現產業優勢,中國大陸在電動車、電池與機器人領域已居全球領先,並藉政策推動強化科技自主;臺灣半導體產業技術領先且規模效益明顯,日本則受惠於電商滲透率與數位廣告市場成長。

歐洲電子支付平臺受惠監管支持與數位支付普及帶來整合契機;同時歐洲半導體設備商於先進封裝與混合鍵合技術方面領先全球,隨晶片性能與效率需求提升,產業結構性增長趨勢明確。在美國市場,除大型科技巨頭外,也可關注雲端運算、AI軟體與類比半導體企業等具長期潛力的次產業,特別是在AI推動下的設備更新與企業數位轉型浪潮。

法人建議,儘管第四季仍由科技股主導行情,應掌握AI、半導體、電子支付與電商等結構性增長機會,以參與全球科技創新的長期趨勢,但平衡佈局仍依然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