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印巴大規模空戰顯示空戰格局變化
參考消息網5月11日報道 美國《新聞週刊》網站5月9日刊登題爲《印巴大規模空戰顯示了空戰格局的變化》的文章,作者是阿米拉·菲基。文章摘編如下:
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爆發的空戰被描述爲二戰結束以來最大規模的空戰之一,這凸顯了現代空戰如今很大程度上是在人們看不到的情況下發生的——而且用雷達取代了眼尖的飛行員。
隨着導彈從數英里外追蹤目標,各國正在將資源投入到隱形、先進的航空電子設備和電子戰中,爲不再肉眼可見的戰場重塑了作戰理念。
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這場空中衝突使這兩個擁有核武器的對手陷入數十年來最嚴重的對抗。但這次空戰的重要性不止如此。
其他國家正在密切關注這場空戰中武器和武裝部隊的表現,以吸取可能適用於不同衝突情境的經驗教訓。
巴基斯坦安全部門一名消息人士說,約125架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戰鬥機7日參與了一場持續1個多小時的空戰——這可能是當代最大規模的空戰之一。
印度否認巴基斯坦關於擊落其戰機的說法,但專家指出,如果更多證據浮出水面,這可能標誌着印度的一次重大作戰行動失敗。據報道,印度使用的是法國製造的現代“陣風”戰鬥機。
英國主要防務和安全智庫皇家三軍研究所副研究員沃爾特·拉德維希說:“這是印度武器庫中非常現代化的飛機,也是世界頂級戰鬥機之一。印度採購這款戰鬥機是印度空軍現代化的一個關鍵點。”
先進導彈和現代化戰鬥機的使用擴展了傳統空戰的概念:曾經被定義爲近距離的纏鬥,現在包含了被稱爲超視距的遠距離情境。
據報道,此次空戰中遠程導彈的互射超過了100英里(約合160公里)的距離。拉德維希說:“按飛機的標準來說,這已經很接近了。從理想的角度看,人們可能追求在數百英里之外摧毀目標。”
近幾十年來,超視距導彈一直主導着空對空作戰,其結果越來越取決於機動能力和防禦措施。
美國前空軍軍官、防務分析師約翰·斯蒂利恩在美國戰略和預算評估中心2015年的一份報告中寫道:“更好的傳感器、武器和網絡已經降低了近距離空戰的普遍性,戰鬥機的靈活性也變得不那麼重要。”
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軍用航空航天高級研究員道格拉斯·巴里說:“一些國家的空戰界將極感興趣,他們將在戰術、技術、程序、裝備使用等問題上儘可能多地嘗試獲取戰場真相,看看什麼管用,什麼不管用。”(編譯/林朝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