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CE戰機印巴空戰風光 陸大動作要賣24架到美后院

中國製殲-10CE戰機的資料照。(央視)

巴基斯坦和印度月初爆發空戰,伊斯蘭馬巴德7日宣稱,靠陸制殲-10CE戰機搭配霹靂-15空對空飛彈,在邊境擊落5架印度軍機,而其中有3架法制「飆風」(Rafale)戰機,引發全球矚目。就在哥倫比亞尋求汰換老舊的戰鬥機隊之際,中方提議出售兩支中隊的殲-10CE戰機給這個南美國家。

綜合外媒16日報導,這是在哥倫比亞總統裴卓(Gustavo Petro)訪問北京,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時所獲得的提案,而這標誌着中方蓄勢進入拉丁美洲國防市場的大膽行動,傳統上當地一直由美國和以色列等西方供應商把持。

對哥倫比亞來說,這提議恰逢空軍亟須汰換老舊戰鬥機隊的關鍵時刻,而這可能的交易引發了有關地緣政治格局轉變,還有南美軍事現代化前景的問題。而中方提案的時機意義重大,哥倫比亞空軍目前依賴以色列製造的「幼獅」(Kfir)戰鬥機隊。數十年來,這些戰機一直是哥國空軍主力,但它們的使用壽命已接近尾聲。由於波哥大預算有限,空軍又迫切需要現代化,正面臨有關防空未來的關鍵決策。

中國提議出售多達24架殲-10CE戰機,並提供充滿彈性的融資條件,這使北京在一個歷來幾乎沒有存在感的市場上,成爲來勢洶洶的競爭者。這提議不僅被視爲商業交易,更是一種戰略性舉動,以加強中國在傳統美國「地盤」上的影響力。

成都殲-10CE是由中方空軍殲-10C的出口版,是一款4.5代多用途戰機,針對美製F-16,還有瑞典「紳寶」(Saab)打造的「獅鷲」(Gripen)等西方平臺競爭。它採用三角翼和鴨式佈局設計,以在空戰中加強機動性和靈活性。殲-10CE由單引擎驅動,採用的通常是陸制渦扇-10B發動機,或俄製AL-31FN,最高速度可達1.8馬赫,而配備外部油箱時,作戰半徑約爲1,200英里(約1931公里)。

對國防預算拮据的哥倫比亞來說,殲-10CE經濟實惠或許是個重要的吸引力,尤其是結合中國靈活的融資,更是如此。然而,將中方平臺整合到哥國傳統的西方系統中,無論訓練、維修,或是與現有戰機的互通性,都將面臨重大挑戰。

老實說,哥倫比亞空軍並沒有操作中方戰機的經驗,將殲-10CE與現有的西方制直升機和運輸機整合,可能會很複雜。而這轉變很可能需要好數年,並投入大筆資金,以致令人質疑:採購殲-10CE所節省的成本,是否會超過建立新供應鏈的長期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