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馬斯克將俄烏衝突變成太空戰
參考消息網3月2日報道 據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2月28日報道,在現代戰爭中,速度是決定性優勢。的確,與戰場上的對手相比,速度越快獲勝的機會就越大——這是約翰·博伊德經常被引用的OODA(觀測、定向、決策、行動)循環的基本要素。
作爲空軍王牌飛行員,博伊德根據自己對現代空戰的知識和經驗,發展出他的現代戰爭理論:在現代空戰中,速度比對手更快的飛行員才能活下來繼續戰鬥。
態勢感知和清晰的通信使你有能力中斷對手的OODA循環。干擾OODA循環,你就可以破壞對方的攻擊能力。正因爲如此,電子戰、太空戰和網絡戰都是現代戰爭的關鍵要素。
這些系統和能力使得一支現代部隊能應對一場現代戰爭。
同樣,烏克蘭戰爭一開始,俄羅斯的戰爭計劃就要求對烏克蘭的電信基礎設施進行全面攻擊。俄羅斯的目標是切斷烏克蘭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聯繫,剝奪烏克蘭人的通信能力以及協調保衛國土的能力。俄羅斯在戰爭初期執行這項戰略並造成極大破壞——直到一名烏克蘭政府官員與埃隆·馬斯克在推特上進行一次致命的交流。
在那次交流中,烏克蘭人請求馬斯克允許他們使用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星鏈”衛星網絡。“星鏈”計劃的最初目標並非軍用,而是爲世界上一些最難通信的地區提供可靠的互聯網。
這些衛星本身體積很小,可以廉價部署。更重要的是,它們屬於消耗品。通過使用不像傳統衛星那麼複雜的小型系統,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很容易就把這些系統送入軌道,發射費用遠低於發射更大的常規衛星。
“星鏈”衛星體積較小,構造也相對簡單,這意味着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必須把大量衛星送入一個星羣,才能獲得急需的帶寬。但這是好事,因爲某個特定星羣中的“星鏈”衛星越多,其網絡能力就越強。此外,如果這些衛星出現什麼問題,也很容易被替換。
戰爭初期,俄軍在各條戰線推進,烏克蘭人因爲獲得這種能力得以繼續戰鬥,並且一度讓戰爭態勢迅速改變,因爲烏克蘭人能夠保持聯絡,使OODA循環正常運轉。
馬斯克則對烏克蘭使用“星鏈”持謹慎態度,因爲這個系統之前從未用於軍事。
馬斯克轉而讓烏克蘭使用相當於軍用“星鏈”的“星盾”。鑑於“星盾”的保密屬性,它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個謎。但已知的是,它採用“星鏈”模式並利用大量程序支持各種複雜的軍事行動。
這一系統旨在讓用戶在戰鬥中獲得速度優勢——速度是主導OODA循環的關鍵。
可定製的通信和監視能力是“星盾”的關鍵。烏克蘭使用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產品進行遠程無人機攻擊和海上無人機打擊,這些系統顯然也幫助烏克蘭實施精確的炮擊。
因此,烏克蘭戰爭的確是一場太空戰。
當然,“星鏈”和“星盾”只能幫烏克蘭這麼多。在烏克蘭眼下和俄羅斯進行的這樣一場消耗戰中,某個時刻,能更久承受傷害和損失的一方將贏得勝利。
“星鏈”和“星盾”改變不了這個現實,但它們幫助烏克蘭戰鬥到現在。烏克蘭使用“星鏈”和“星盾”系統的經驗是下一場大國戰爭爆發時美軍行動的預演。(編譯/趙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