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飲酒量早降,衛生局局長髮聲在後
美國衛生局局長想要就與酒精相關的健康風險向消費者發出警示。但許多美國人——尤其是年輕人——可能已經收到了這一信息。
統計數據表明,早在衛生局局長維韋克·H·穆爾蒂(Vivek H. Murthy)近期呼籲重新思考推薦限量並添加有關癌症風險的警示標籤之前,酒精飲料的消費量就已呈下降態勢。
據飲料行業分析公司 IWSR 所述,2024 年的前七個月,美國的酒精銷售量下降了 2.8%。幾乎所有主要的酒精飲料類別都有所下降,啤酒下降 3.5%,烈酒下降 3%,葡萄酒下降 4%。該行業的一些大公司——包括保樂力加(Pernod Ricard)、摩森康勝(Molson Coors)和百威英博(Anheuser-Busch InBev)——在最近幾個季度報告了銷售額或銷量的下降。
多項調查顯示,美國年輕人的飲酒量出現了下降。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年度消費者支出調查,經通脹調整後,2023 年 25 歲以下美國居民在酒精上的平均支出比 2003 年下降了 60%以上。2024 年蓋洛普(Gallup)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在過去二十年中,自稱飲酒的年輕人比例從 72%降至 59%。根據 2024 年尼爾森智商(NielsonIQ)的一項調查,2023 年,45%的 21 歲以上的 Z 世代消費者表示他們不飲用任何酒精飲料。
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研究年輕人與酒精關係的心理學副教授凱西·克雷斯韋爾(Kasey Creswell)稱,對於 Z 世代而言,酒精缺少前幾代人所認定的那種“毋庸置疑的象徵力量”,前幾代人將其視作成年的一種儀式。克雷斯韋爾說,年輕消費者更願意參加不以酒精爲中心的社交活動,並且比前輩更重視自己的健康。
她補充說,在疫情期間,許多人重新審視了自己的飲酒習慣。
“當人們停止飲酒時,他們有機會退一步,”克雷斯韋爾說。“重新評估他們與酒精的關係、酒精對他們的意義、觸發他們飲酒的因素,以及在仍在飲酒時難以做到的那種情況下酒精是如何產生作用的。” “他們希望帶着更多信息和知識重新接觸酒精,瞭解他們何時想喝酒,並更慎重地考慮他們喝多少以及爲什麼喝。”
蓋洛普的民意調查顯示,在 2016 年至 2024 年期間,認爲適度飲酒“對健康有益”的受訪者比例由 19%降至 8%,而認爲其“對健康有害”的比例則從 26%提高到 45%。該調查報告指出,2024 年,在 18 歲至 34 歲的美國人中,有 65%的人認爲適度飲酒對健康有害。
28 歲的金伯·岡薩雷斯在大學期間每週飲酒三至四次,之後她發現自己在 20 多歲時酒精攝入量逐漸減少。然後,在 2023 年,她聽了一個播客,其中問道:“如果我們以看待香菸的方式看待酒精,我們還會像現在這樣喝酒嗎?”
這加快了她遠離飲酒的步伐,並促使她去研究適度飲酒對她健康的影響。岡薩雷斯設定了 2024 年的目標,即只飲酒 12 次,且僅在某些婚禮、生日和單身派對上喝。她說,這個挑戰提升了她的專注力,增強了她的耐力,雖然她尚未爲 2025 年的酒精攝入量設定限制,但她希望能大幅減少飲酒量。
“我親眼看到少喝酒如何幫助我感覺、行動和思考得更好,”岡薩雷斯說。
在她 12 年不飲酒的期間,岡薩雷斯在以酒爲重點的活動中依靠無酒精雞尾酒和其他無酒精飲料來避開社交壓力,而且她並非個例。2022 年至 2023 年期間,無酒精烈酒的銷售額猛增 29%,IWSR 預計,到 2028 年,全球無酒精飲料行業將增長超過 40 億美元。
克雷斯韋爾說,大麻合法化可能在減少年輕人的酒精攝入量方面也起到了作用,儘管這方面的數據仍然有限。克雷斯韋爾說,能夠獲得合法大麻的年輕人更多地使用大麻,而狂飲的情況則減少了,並引用了 2020 年的一項研究,該研究發現,狂飲現象的下降幅度在大麻合法化的州比未合法化的州更爲顯著。
一些數據表明,美國的酒精消費量保持平穩。據 BLS 報告,自大流行以來,每年在酒精上的平均支出有所增加。分析師表示,在封鎖前的十年裡,該國的人均酒精消費量也穩步上升。
但 BLS 的數據表明,老一輩人推動了大部分的增長,而年輕的美國人則減少了消費。根據消費者支出調查,從 2003 年到 2023 年,經通脹調整後的酒精飲料年均支出,25 歲以下人羣大幅下降,25 至 34 歲人羣下降了 11%,35 至 44 歲人羣下降了近 3%。
Z 世代在未成年人飲酒量處於歷史低位的時期達到了法定飲酒年齡。根據國家酒精濫用和酗酒研究所的調查,2002 年至 2021 年期間,過去一個月內喝過酒的 16 歲和 17 歲青少年的人數下降了 58%。
巴克萊銀行的飲料行業分析師勞倫斯·懷亞特表示,這意味着許多人的飲酒起始時間晚於他們的父母,可能在 25 歲左右而非 20 歲出頭時增加飲酒量。懷亞特說,該行業可能擔心 18 歲不喝酒的人永遠都不會喝,但數據表明並非如此。
懷亞特說,Z 世代的成年人可能會在較晚的時候養成飲酒習慣,而不是永久性地減少酒的飲用量。他說:“人們一直在等到法定飲酒年齡,然後飲用較爲正常的量。”
消費者支出調查的數據(經通脹調整後)顯示,在過去 20 年中,55 歲及以上人羣在酒類上的支出呈兩位數增長。
傑富瑞的飲料行業分析師埃德·芒迪表示,酒精現在對 Z 世代來說可能不那麼重要,但這並不意味着他們永遠不會喝酒。
他說:“同一羣體在五年或十年後可能會有所不同,但這一切都符合該行業最終有意採取的做法——本質上是試圖讓人們少喝酒,但要喝得更好。年輕人可能出去不會喝五杯雞尾酒了,而是喝一兩杯好的雞尾酒並升級消費。這是該行業非常清楚的事情。”
雷切爾·博尼(Rachel Boney)表示,在限制飲酒量之前,酒精在她的社交生活中佔據核心地位長達 20 年。她說,在疫情封鎖期間,她曾藉助酒精來應對社交隔離,但很快酒精就成了她的柺杖。
“我認爲很多原本就喝酒的人在新冠疫情期間加倍飲酒,喝得更多,我覺得對一些人來說,情況有點失控了,我想我就是其中之一,”36 歲的博尼說。
疫情爆發約一年後,這位納什維爾居民與數千人一起加入了清醒好奇運動,該運動鼓勵人們更留意自己的飲酒行爲,但不強制戒酒。她說,那個線上社區以及對自身健康的重新承諾,幫助博尼近七個月沒有飲酒。
懷亞特(Whyatt)表示,在疫情期間,酒精消費量暴增,人們大量購買高檔烈酒和昂貴的葡萄酒,企業也擴大生產以滿足前所未有的需求。但當像博尼這樣的消費者在疫情封鎖結束後想要限制飲酒時,就出現了庫存過剩的情況。
“庫存減少是導致增長不多的更重要因素,”芒迪(Mundy)說。“在家中購買更多之前先喝完已有的,零售商在購買更多之前先處理完庫存,批發商在購買更多之前先處理完庫存。”
儘管酒類成本的上漲速度慢於整體通脹水平——在美國城市,自 2019 年以來,酒精飲料價格平均上漲了 12%,相比之下所有商品的價格上漲了 23%——但現在許多消費者選擇價格低於高端烈酒的即飲雞尾酒。懷亞特表示,這種轉變對干邑和蘇格蘭威士忌等品類的衝擊尤其嚴重。
保樂力加在給《華盛頓郵報》的一份聲明裡承認,頑固的通脹和高利率使酒精行業在疫情繁榮後恢復正常變得複雜。但該公司的一位發言人表示,公司相信這種恢復會發生:“我們仍然對美國烈酒市場的逐步改善充滿信心,它將在適當的時候恢復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