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例外論”捲土重來?歐股業績遠遠不如美股
歐洲公司二季度財報表現明顯落後於美國同行,令此前押注歐洲股市復甦的投資者大失所望。
二季度財報顯示,歐洲股市再度陷入增長停滯,而美股則在科技巨頭和華爾街銀行強勁業績推動下實現9%的盈利增長。
美銀數據顯示,目前已有超過一半的歐洲斯托克600成分股公佈業績,該指數可能錄得零增長,與去年同期持平。相比之下,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平均盈利增長率達到9%,主要受益於硅谷科技巨頭和華爾街銀行的強勁表現。
強勢歐元和特朗普關稅政策成爲歐洲出口企業的雙重拖累。歐元兌美元今年上漲約12%,嚴重衝擊了以美元計價收入的歐洲出口商。
投資者對“美國例外論”消退的預期落空。富蘭克林鄧普頓高級副總裁Grant Bowers表示:
歐洲企業二季度財報季表現平淡,僅有約一半公司超出分析師預期。據美銀數據,歐洲公司正面臨零盈利增長的窘境,與年初投資者對該地區股市復甦的樂觀預期形成鮮明對比。
美國股市則呈現截然不同的景象。標普500指數成分股有望實現9%的同比盈利增長,創下二十五年來最超預期水平的記錄。高盛分析師指出,這一表現主要得益於科技巨頭和金融機構的出色業績。
美國銀行投資策略師Andreas Bruckner表示:
雖然整體表現疲軟,但歐洲金融股仍表現亮眼。德意志銀行、瑞銀集團和法國巴黎銀行的業績均超越預測,主要得益於交易業務的強勁表現。
歐洲出口企業成爲本輪財報季的最大受害者,汽車製造商的2025年盈利預測遭遇所有行業中最大幅度的下調。大衆汽車、Stellantis和奔馳均就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影響發出警告。
匯率因素成爲歐洲出口商面臨的主要挑戰。歐元兌美元今年上漲約12%,投資者對美國資產的規避情緒推高了歐元匯率。巴克萊對財報電話會議記錄的分析顯示,超過80%的Stoxx 600公司提及匯率變動對盈利造成壓力。
高盛高級股票策略師Sharon Bell表示:
相比之下,美元走弱爲美國出口商帶來了意外收益,海外收入在轉換爲美元時獲得了匯率優勢。
科技股缺失,拖累歐洲表現
美國股市的強勁增長几乎完全由科技股驅動,這正是歐洲市場所缺乏的動力源泉。
高盛的Sharon Bell指出:
硅谷科技巨頭的出色表現幫助美股屢創新高,自4月初以來,標普500指數不斷刷新歷史紀錄。相比之下,歐洲股市表現平平,歐洲斯托克600指數尚未回到3月初的峰值水平。
儘管航空等部分板塊今年表現超越美國同行,但歐洲股市整體復甦勢頭正在減弱。這標誌着市場重新回到“盈利增長遜色、整體表現不佳”的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