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撤TSMC南京廠VEU」不影響競爭力?網看下跌勸快買進
臺積電南京廠遭美國取消豁免權,未來出口受管制的半導體設備、原料或零件至該廠時,必須單獨申請許可證。圖/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撤銷臺積電南京廠VEU,經濟部表示,此舉不影響臺積電競爭力。對此PTT有網友嘲諷「沒有影響、頂多3%、基本面良好,各位多蛙不用擔心」,貼文掀討論。多數網友認爲南京廠屬成熟製程、佔比小,市場反應不致失控;但也有人質疑政府深夜迴應像在「維穩」,提醒仍有營運不確定性與政策壓力,觀點分歧。
根據媒體報導,臺積電證實收到美方通知,南京廠「驗證後最終用途」(VEU)將於2025年12月31日撤銷,從原本免逐批申請的「綠色通道」改回逐案審批。經濟部評估,南京產能約佔臺積整體3%,在臺灣半導體佔比更低,且三星、SK海力士也同遭取消VEU,非針對單一廠商;然程序改變將影響營運可預期性。
一名網友在PTT轉貼新聞,他的觀點集中在「影響有限」:認爲事件僅動到極小比重產能,頂多以3%解讀,對整體營運與產業競爭力衝擊不大,並以「沒事兒、基本面良好、安心睡」緩頰市場情緒,呼籲勿過度解讀短線波動。
多數留言呼應「成熟製程影響小」與「南京廠比重低」的共識,直指「一個南京廠而已」「看起來只是跟着大盤跌」、「落後製程沒差」、「臺積去年賺逾兆,南京獲利兩百多億,佔比不高」。也有人以投資情緒迴應「安心睡覺」、「撿鑽石」、「跌是大家都跌」,把焦點放回臺積先進製程的長期價值與美國市場需求。
但另一派提出警訊與延伸面向,質疑「政府先回、企業未發聲」像在搶先洗地,也有人提醒逐案審批恐壓縮備料彈性、增添供應鏈摩擦;更有人點出若南京產能受限,對依賴臺積成熟製程的臺灣IC設計廠恐有排程壓力,部分訂單恐轉向對岸競品。也有網友放大到國際金融面,提到ADR波動、國安基金與後續7奈米以下擴產、價格策略,認爲仍須觀察美方管制節奏與臺積在先進製程上的調度能力,短線情緒不等於中長期基本面結論。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