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4學童就1人過重 桃園健康體位管理2.0聚焦兒少肥胖防治

桃園市兒童青少年健康體位管理活動合作備忘錄簽署暨活動宣傳記者會大合照,象徵攜手合作,共同推動兒少健康新願景。(圖/臺灣諾和諾德)

全臺過半民衆肥胖、過重,尤其兒童青少年肥胖問題日益嚴峻。桃園市政府、臺灣諾和諾德今年二度合作,推動「健康體位管理2.0」兒少肥胖防治方案,臺灣肥胖醫學會也共同參與,呼籲社會正視「肥胖是疾病」,在黃金防治期及早介入、控制體重,預防潛在健康危機。

國健署統計,成人過重肥胖率已突破50%,且國小過重肥胖盛行率高達25.8%、國高中生分別爲29.2%、28.9%,全臺每4位學童就有1人過重或肥胖。肥胖不僅是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主因,更會增加失智風險,也是國際公認致癌因子。

臺灣肥胖醫學會林文元理事長指出,兒童青少年正是肥胖黃金防治期,應及早從飲食、運動、心理與醫療面着手,有效管理健康體位。(圖/臺灣諾和諾德)

臺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指出,肥胖需要長期關注與治療,研究顯示,父母體重與生活習慣會直接影響子女肥胖風險,且肥胖兒少有3分之2機率在成年後持續肥胖,「小時候胖長大還是胖」,並更早出現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因此必須在黃金防治期及早介入。

林文元表示,兒少正處於體位管理的黃金防治期,對於過重(24≤BMI<27)與肥胖(BMI≥27.0)者,應及早提供涵蓋飲食、運動、心理支持及醫療預防與介入,有效達成健康體位管理。

左起爲臺灣諾和諾德藥品股份有限公司杜翰思Hans Duijf總經理、桃園市政府王明巨副市長、臺灣肥胖醫學會林文元理事長。(圖/臺灣諾和諾德)

桃園市政府攜手臺灣諾和諾德藥品股份公司,今日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全面升級「健康體位管理2.0」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治合作方案。臺灣諾和諾德總經理杜翰思表示,今年非常榮幸二度與桃園市政府合作,也首次邀請臺灣肥胖醫學會,透過實際衛教行動,提升社會對兒少肥胖防治的正確認知。

世界衛生組織將肥胖定位爲指標性疾病,今年發佈《WHO遏制肥胖技術方案》,呼籲各國在環境、行爲與醫療系統3大面向,同步加強介入與資源投入,確保肥胖者醫療照護可近性。「健康體位管理2.0」以醫療專業導入爲核心,強化社會對「肥胖是疾病」的認知,並終結歧視與污名化。

桃園市副市長王明巨表示,期望藉由「健康體位管理2.0」,從小培養青少年養成正確的飲食與運動習慣、降低居高不下的肥胖率。更要透過教育帶動家庭,讓健康行爲不只停留在學校,而是延伸到家庭生活,推動以家庭爲主的健康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