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學童1過重 掌握黃金防治期
「2024年國民健康署年報」顯示,全臺每4位學童就有1位過重或肥胖,桃園市府推動「桃園超敢動-肉肉桃走中」兒童青少年健康體位管理活動,希望改善學生過重問題。(桃園市體育局提供/賴佑維桃園傳真)
2024年國民健康署年報顯示,全臺每4位學童就有1位過重或肥胖,臺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指出,研究顯示「小時候胖長大還是胖」,兒童青少年正處於體位管理的黃金防治期,及早預防纔能有效達成健康體位管理。
2024年國民健康署年報指出,國小學童過重及肥胖盛行率高達25.8%,國高中生則分別爲29.2%及28.9%,另根據111年健康促進統計年報統計,成人過重與肥胖率在過去十年間由45.4%快速攀升至50.8%,年輕世代的肥胖議題不容忽視。
此外,肥胖更是高血壓、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主因,更會增加失智症風險,也與乳癌、大腸癌、肝癌等十多種主要癌症高度相關。
另世界衛生組織早已將肥胖定位爲指標性疾病,並於2025年發佈WHO遏制肥胖技術方案,呼籲各國應在環境、行爲與醫療系統3大面向加強介入與資源投入,研究顯示,父母體重與生活習慣會直接影響子女肥胖風險,且肥胖兒童青少年有2/3機率在成年後持續肥胖。
林文元指出,肥胖是需要長期關注與治療的疾病,兒童青少年正處於體位管理的黃金防治期,歐洲肥胖研究協會與美國內分泌學會也指出,兒童肥胖已是全球重要的健康議題。
研究顯示「小時候胖長大還是胖」,過重與肥胖兒童在成年後持續肥胖的比例偏高,並更早出現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對於過重與肥胖的兒童青少年,除及早提供涵蓋飲食、運動、心理支持及醫療預防與介入,也應被高度優先考量,纔能有效達成健康體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