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便道24小時監控人力派駐 下大雨立刻封路

臺9線馬太鞍溪涵管便道將於明天下午3時通車,便道全長約870公尺、寬6公尺。記者王思慧/攝影

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橋因堰塞湖溢流被洪水沖斷,交通中斷長達半個月後,臺9線馬太鞍溪涵管便道明天下午3時通車。便道全長約870公尺、寬6公尺,開放5噸以下車輛通行,爲避免降雨影響交通安全,便道兩端將派駐人力24小時監控道路與水位狀況。

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這條便道是暫時性設施,若上游水情變化或水位上升,將立即啓動「只出不進」的安全管制機制,確保通行車輛人員平安。他強調,便道一定要24小時有保全看顧,並透過監視器持續監控水位狀況,並依據天候與水情調整是否封路。

東區養護工程分局長林文雄說明,近幾天觀察到夜間水位上升,主因是馬太鞍溪上游高達千公尺以上區域仍持續降雨,雖然光復、鳳林地區並未下雨,但上游積水區的雨量會延後匯入。採雷達回波強度監測方式,若回波值超過50以上,即代表高山區可能有降雨,須提高警戒。

林文雄指出,一旦接獲警報,會即時通報工區與監控人員採取防範措施,明天起便道通車後,監控機制將同步啓動,只要有降雨或水位異常情況,便道將暫時封閉,等確認安全再開放通行。

另外,交通部規畫,於明年春節前完成鋼便橋建設,預計明年底前至少完成永久橋樑單線通行,逐步恢復馬太鞍溪橋的交通功能。

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橋被洪水沖斷,交通部長陳世凱(左三)視察臺9線馬太鞍溪橋災害修復進度。記者王思慧/攝影

爲避免降雨影響交通安全,公路局在馬太鞍溪涵管便道兩端派駐人力24小時監控道路與水位狀況。記者王思慧/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