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專家籲發行「人民幣穩定幣」 挑戰美元主導跨境支付

中國經濟界呼籲探索人民幣穩定幣。(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彭博社2日報道稱,隨着美國加速推動新興數位技術以鞏固美元在全球金融體系的主導地位,中國政策顧問與經濟學家日益呼籲探索人民幣穩定幣進行跨境支付。儘管中國目前仍全面禁止加密貨幣活動,未正式接受穩定幣,但近期中國央行高層有關穩定幣在全球支付中的公開言論引發關注。

在6月中旬於上海舉行的陸家嘴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指出,區塊鏈和分佈式賬本等新興技術,推動央行數字貨幣穩定幣的蓬勃發展,實現了支付及結算從底層重塑傳統的支付體系,大幅縮短跨境支付的鏈條,同時對金融監管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潘功勝同時警告,地緣政治風險加劇下,傳統的跨境支付基礎設施極易被政治化、武器化,成爲單邊制裁的工具,破壞國際金融秩序。前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亦指出,美元穩定幣的擴張可能進一步加深全球的美元化現象。

中國長期以來一直對加密貨幣保持警惕,將其視爲對金融穩定和管制的威脅。但經濟學家現在看到了機會,部分原因是川普政府對數位貨幣的支持日益增強。

面對國際金融格局的變化,越來越多專家認爲,人民幣穩定幣可作爲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工具。摩根士丹利建議,中國可透過香港試行與人民幣掛鉤的離岸穩定幣,以在不違反中國嚴格資本規定的前提下推動相關應用。該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邢自強指出,擁抱主權貨幣的代幣化,對於在數位基礎設施競賽中保持競爭力是非常重要的。

據報導,京東創辦人劉強東已向員工表示,公司計劃在主要市場申請穩定幣發行牌照,將跨境支付成本降低90%,將結算時間減少至10秒以下。

彭博社報道稱,香港穩定幣條例將於8月1日生效,爲法幣穩定幣發行人設立發牌制度,京東和螞蟻集團預計將是首批申請牌照的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