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明鑫:穩定幣作爲跨境支付工具 臺灣不能缺席
龔明鑫上午出席「臺灣鏈接世界:掌握Web3革命浪潮」國際產業峰會。他提及,過去只要是「大型中心化」,臺灣在國際上的角色會比較少一點,但若是「去中心化」、「多元中心」,臺灣就可以扮演更多角色。
龔明鑫認爲,不管是產業發展或應用發展,總是要以終爲始,意即從真正的需要端出發,思考如何從需要端延伸至應用端,而不是爲了技術發展而發展。如今Web3中,因爲需要而產生的應用,已經慢慢形成。
龔明鑫表示,過去談「數位革命」好像要完全取代前者,其實不然,他認爲Web2與Web3互有補強、互補效果,且在可預見的未來中,Web2裡面社羣平臺中心化的角色還是會存在,但是,它沒有辦法滿足人們個別去中心化的需求,所以Web3有發展需要。
龔明鑫以通訊爲例說明,就好像4G與5G,5G的智慧應用沒有辦法完全取代4G,同樣的道理,即便是Web3快速發展趨勢下,也會有許多互補性的應用產生,最剛開始當然是加密貨幣、虛擬貨幣中,比特幣的快速發展。
至於虛擬貨幣是否可作爲支付工具,龔明鑫直言,以比特幣價格波動幅度來講,每天的波動幅度實在是很難將它當作支付工具,所以纔有穩定幣的產生,尤其美國今年已通過穩定幣法案,也提供發展穩定幣很重要的基礎條件,因爲在數位經濟發展裡面,的確有其需要。
龔明鑫展望未來願景說,倘若穩定幣可以持續發展,對比過去跨境支付少則須耗時2、3天,多則長達1周,若將穩定幣作爲跨境支付工具,只要幾分鐘就可以完成,可以節省的成本非常巨大。但他也不諱言,這種便利也可能產生跨境金融安全、金融犯罪的問題。
龔明鑫強調,穩定幣的發展現在已經有非常好的基礎,他也看好未來技術發展,雖然美國發展穩定幣是基於多重目的,如美國公債、美元角色等,但無論如何,這的確提供一個非常便利、跨境的虛擬交易工具,這是非常好的。他補充,過程當中對於打擊跨境金融犯罪、避免洗錢,還是要持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