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瀘縣:機收釀酒高粱增產增收、節本增效
眼下正是高粱成熟的季節,瀘州市瀘縣田間地頭到處都是豐收景象。
7月31日,四川省科技廳組織有關專家在瀘縣百合鎮東嶽村,對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承擔的四川省“十四五”生物育種重大科技專項《綠色高效釀酒專用糧重大新品種培育》項目百畝示範片,開展測產驗收工作。
在百和鎮東嶽村,一株株高粱挺拔茁壯,沉甸甸的的高粱穗顆粒飽滿,隨風搖曳。農技專家們穿梭在高粱田間,仔細查看釀酒高粱新品種“佳釀紅19號”的長勢,在選定的田塊進行了機械收割。
專家們嚴格按照測產程序,通過機器收割、脫粒、除雜、測定水分等步驟,科學計算該品種的畝產量。
瀘州市農業農村局糧油生產科正高級農藝師魏新琦說:“今天,我們在瀘縣百和鎮,對生物育種重大科技專項的釀酒高粱佳釀紅19號的實驗現場進行了測產驗收。在我們測產過程中,選取了接近1.2畝的樣方,折算成標準含水率的產量,畝產達到了327.6公斤。”
測產專家組形成的驗收意見顯示,“佳釀紅19號”新品種展現出顯著優勢,具有宜機收、豐產性好、綜合性狀優良等特點。測產數據顯示,該品種比當地主栽高粱品種畝均增產37.64公斤,以市場價每公斤8元計算,畝均增收300餘元。加之該品種適宜機械化作業,機播機收環節可實現節本約100元/畝。綜合計算,種植“佳釀紅19號”可實現畝均節本增效400元以上,具備廣闊的示範推廣潛力。
瀘州市金糧源智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先林介紹,“我們公司在百和鎮流轉土地7000多畝,其中有3400畝與瀘州老窖下屬的紅高粱公司簽署了高粱訂單種植協議。我們有淨作高粱,也有高粱大豆帶狀複合種植。高粱的收購價格每斤4元,今年的產量預計在650噸左右,產值大概在500萬元左右。”
“爲保證高粱種植效益,打通產銷渠道,瀘縣還積極引進瀘州老窖、郎酒集團等知名酒企,大力推行訂單農業模式。”瀘縣農業農村局種植業股工作人員王世福說。
今年,瀘縣全縣高粱種植面積7.67萬畝,其中與瀘州老窖、郎酒公司等酒類生產企業簽訂訂單生產6萬畝,已在百和、喻寺、方洞、海潮等鎮建立了釀酒專用糧(高粱)基地,全縣高粱總產量預計超2.5萬噸,一產產值將達到2億元。(曾佐然、任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