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瀘縣無人機"空中快遞"讓糧食自己飛回家

無人機除了飛航拍、灑農藥,還能做什麼?近日,瀘州市瀘縣兆雅鎮的無人機玩出了新花樣,一場別開生面的運輸作業正在上演。

這是瀘縣首次開展無人機吊裝水稻高粱農業試點應用,爲當地農戶免費提供吊運服務。

一大早,農戶們就將收割好的糧食裝袋捆紮,整齊地堆放在路邊,等待無人機的統一吊運。

吊運過程中,農戶只需將裝好的糧食掛上無人機吊鉤,隨後飛手操控無人機騰空而起,將糧食從田間直接運回家中。

瀘縣屬於川南淺丘陵地貌,不少農田位於坡地或狹窄的田埂旁,大型農用車輛難以進入。每到收穫季節,農戶們往往需要依靠人工搬運糧食,不僅效率較低,體力消耗也較大。

與傳統的人力背運相比,無人機運輸效率大幅提升,僅需2-5分鐘即可完成從田間到晾曬場的往返運輸,日均運輸量可達12-15噸,可節約30%-50%的運輸成本,省時又省力。

看到無人機輕鬆吊運,兆雅鎮古佛村天才家庭農場業主馮天才興奮地說:“以前沒見過無人機吊運,今天看到很新奇,運輸效果很好,還能降低人工成本。”

據瞭解,此次投入使用的無人機自重50公斤,翼展達2.5米,單次最大載重可達80公斤。在實際作業中,效率較傳統人工搬運提升50倍以上。

爲確保作業安全,所有無人機操作員都需經過專業培訓,持有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操控員執照。

“無人機吊運技術的應用,以科技賦能農業,實現了糧食‘從田間直達家中’的便捷運輸。”四川瑾之瑜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謝智敏介紹,“今後,我們將在無人機應用上探索更多的應用場景,爲傳統行業注入科技力量。”

無人機技術正讓農耕告別“面朝黃土”的艱辛,迎來“指尖操控”的智慧新時代。這場糧食運輸的“技術變革”,不僅推動了農業現代化進程,更讓農民真切感受到智慧農業的便利。(趙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