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召開反分裂法20年座談會 學者:反對臺獨急迫性增加

中共14日召開反分裂國家法20週年座談會,相關發言內容,學者認爲呈現出反對臺獨的急迫性增加。(記者陳政錄/攝影)

大陸14日上午舉行反分裂國家法20週年座談會,由大陸全國人大委員長趙樂際出席,大陸國臺辦主任宋濤也發言,針對相關談話內容,學者分析,大陸「反對臺獨的急迫性增加」,而「反獨國際化」應該是當前的政策重點。同時也有學者提到,從出席情況來看,大陸官方意在淡化共軍的角色,並凸顯出臺獨、反分裂等屬於「內政」議題。

曾任陸委會副主委的文化大學教授趙建民向本報指出,大陸反分裂國家法制定20週年,已經從法律宣誓進入法律的執行層面。尤其該法是大陸的「基本法律」,系由大陸全國人大通過,而非人大常委會通過,這也是爲趙樂際會提到多項法律,這是因爲反分裂法是基本法,其他任何法律「都有支持的效果」。

趙建民表示,今年展現的特殊性,首先在於「反對臺獨的急迫性增加」,尤其國臺辦迴應賴17條的說法,幾乎比照當年對李登輝(兩國論)的迴應,之所以急迫,系由於賴總統提出「境外敵對勢力」,形同兩岸關係回到解嚴以前。

政治大學國關中心主任王信賢則向本報分析指,這次座談會規格並沒有較上次提高,雖有公安系統官員加入,但沒有中共軍委副主席出現。他認爲,官方意在淡化共軍的角色,並凸顯出臺獨、反分裂等屬於「內政」議題,這也與懲獨22條有關,後者真正執法的是公安系統。

而對大陸人大委員長趙樂際的談話,及現場還有開放外媒進場採訪,王信賢則指,大陸反對外部勢力干涉「稍微加重一點」。尤其趙樂際的談話,突出對臺不只是反分裂國家法,且跟其他法律連接在一起,包含國家安全法、愛國主義教育法、對外關係法等,有「區域聯防」的意涵。

趙建民則分析,現在大陸在把「反獨國際化」,例如對外關係法有特別提到一中原則,就是針對臺灣,加上這兩年中共外長王毅在兩會記者會特別強調臺灣光復那段、2758號決議,中國大陸在國際上全力圍堵臺獨的急迫性非常明顯。加上宋濤今日表示依法強化兩岸同屬一中,現階段中國大陸反獨會從加強法律跟國際面的一中原則的強化,應該是當前的政策重點。

至於趙樂際發言的強調要「持續豐富打擊臺獨法律工具箱」,宋濤強調反分裂法「清晰畫出非和平方式制止臺獨的紅線」,王信賢認爲,未來不排除會有其他的(法律文件)」,但是從北京角度來講,現在也不宜有新的法律變動。整體看來,王信賢解讀,整場座談會沒什麼非常特別的東西,仍在等待美中關係穩定,目前是「把該講的東西講一講,該強化的東西強化」。

趙建民則分析,反分裂法不只是反對臺獨,還有促進統一,這是「一體兩面」,大陸應不需要再製定一個「統一法」了,而我方政策一直朝向對方認定的獨立方面走,其實就加速對方統一的步調。宋濤所指反分裂法是推進統一,要維護臺海地區和平穩定,顯示大陸基本政策未改。

從時間點來看,因爲與賴總統昨日談話僅隔一天,趙建民指出,宋濤的談話「看起來來不及反應賴總統的講話」,因爲大陸的講話很早以前就要決定,還要送上面批,所以宋濤的講話顯然沒有把賴總統一天前的17條納入,看起來是根據既定的方針,跟今年大陸政協主席王滬寧在對臺工作會議的講話的基調一致。

王信賢也分析指,賴總統的談話應該不會那麼快在此次座談會上有深入討論,因爲賴總統昨天講話對中共而言「茲事體大」,尤其是整個講話涉及到兩岸的政治定位與許多問題,大陸方面的反應「不會那麼快」,是否軍演可能也不會那麼快,因爲性質還沒定。

兩位學者特別點出,今日宋濤所提及的「馬習二會」中,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談話。趙建民表示,該談話從民族、族羣角度,爲九二共識提供一個新的面向,宋濤再提出「是有意義的」,要提醒民進黨九二共識是可以有多元的解釋,開啓新的一扇門。王信賢亦指,宋濤把這些內容提出來,意涵在於除了一中跟九二共識之外,其實習的講話很重要,「要我們這邊多多去揣摩了」,習近平那段談話主要觸及的就是中華民族、中華文化議題。

趙建民另外分析,現在總統看起來也是非常急迫纔會制定17條,但感覺總統跟國安團隊的認知,對兩岸安全的認知出現重大的偏差,把「政治作戰」誤認爲是「統戰」,若把宗教、學術交流定位爲統戰,再把滲透、分化、法律戰連在一起,「這個國安政策不就完蛋了嗎?」他強調當前兩岸敵對性那麼高,總統的責任應是想辦法排除「非和平手段」的發生,而非像現在這樣「提油救火」。

他也提到,一些匪諜案件顯示臺灣對國家認同出現問題,但總統提的這些做法恰恰是增加認同分歧的來源,尤其是對中華民國1949年前歷史的抹去、又要加強國軍政治教育、強調1624年等,「正是造成我們主權危機以及認同危機的根本原因」。此外政府要老百姓不要「疑美」,趙建民質疑,美國最好的盟邦加拿大、德國、英國,哪一國現在敢說完全相信川普?只有在毛澤東時期從事造神運動的時候,纔會要求「完全相信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