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醞釀《反分裂法》20週年活動 涉臺學者:針對賴清德新兩國論
▲2020年《反分裂國家法》實施15週年座談會,主要圍繞打擊臺獨勢力。(圖/記者任以芳攝)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大陸全國人大2005年頒佈實施《反分裂國家法》,今年是實行20週年。大陸涉臺學者認爲該法實施20年以來,具有很好作用,「反獨促統」是大陸一貫的立場和政策,還要進一步塑造統一大勢。預料今年北京方面會舉相關座談會或活動,主要針對賴清德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具有現實意義。
大陸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昨天上午開幕,江蘇省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臺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會前受訪時表示,《反分裂國家法》是一部很基礎性的法律,已經表明中國大陸在臺灣問題、統一問題上的基本立場,文字不長就是千字文(1000字),原則性立場性非常清楚。
▲ 江蘇省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臺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 。(圖/記者任以芳攝)
記者追問《反分裂國家法》今年滿20年,您覺得20年當中有發揮到怎麼樣的作用?李義虎則說,《反分裂法》第一條表明了立法目的,就是維護臺海和平,遏制和反對臺獨分裂活動,「還是起到非常好的作用,達到了立法的目的和宗旨。」
另外,今年大陸方面是否有更進一步「反獨促統」舉措?李義虎則說,「反獨促統」是一貫的大原則,也是按照政協主席王滬寧今年在中央「對臺工作會議」講話基本精神,要進一步「塑造」統一大勢,去年是戰略主動到今年是「塑造」大勢。
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訪問指出,「《反分裂國家法》頒佈20 週年之際,特別是賴清德上任後「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北京)相關單位一定會舉行「針對性」座談會或是研討活動,更具有現實意義。」
包承柯也強調,大陸方面主要還是推進兩岸和平發展,但在一些小活動範圍,表達堅決反對「臺獨」分裂的立場和政策方向。
▲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慄戰書 。(圖/記者任以芳攝)
往年大陸總有聲音提出修改《反分裂國家法》,但今年全國人大依然沒有任何動作。回顧2020年5月,湖北武漢封城後疫情稍微減緩,當年北京也是史上首次延期至5月舉行全國兩會,「港版國安法」草案剛通過。當時,蔡英文政府表態「撐港」,甚至傳出計劃可能推動修憲,被中共認爲要踩過紅線。
同年5月29日,北京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反分裂國家法》實施15週年座談會,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慄戰書、時任中央軍委委員、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李作成出席會上發表講話,聚焦圍繞如何打擊臺獨勢力。
慄戰書當時指出,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刻認識《反分裂國家法》的重要作用,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堅定推進祖國和平統一,並且舉出《反分裂國家法》第八條規定,「正告臺獨分裂份子,臺獨是絕路一條,以身試法必遭嚴懲。」
李作成在座談會發言時,位子剛好背對媒體,他當時則強調,「有文事者,必有武備,解決臺灣問題必須用兩手,兩種方式都不能排除,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就是要穩控臺海局勢,防止兩岸關係偏離和平發展軌道。」
▼時任中央軍委委員、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李作成。(圖/中國臺灣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