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判反分裂法座談會 以爲撿到槍
(圖/新華社)
賴總統13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宣佈因應中共統戰、滲透臺灣的17項策略,並首次正式認定中國爲「境外敵對勢力」。次日上午,北京召開《反分裂國家法》20週年座談會,會議規格與5年前相近,陸方並未在座談會上拋出對臺新主張或宣佈重大政策調整,也似乎沒看出迴應賴政府「17條」的跡象。
問題來了:賴清德高調推出「17條」,本意是否要「先講先贏」,搶在北京《反分裂法》座談會前站穩抗中立場,因應陸方可能的對臺強硬喊話?既然北京這場座談會事實證明只是照表操課,並未加碼斥賴,那是否可以認爲,賴政府高層「撲空了」,先前決策時對情勢產生了誤判?
這讓人不禁聯想起,2019年1月1日蔡英文總統在新年談話中,預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將在《告臺灣同胞書》40週年座談會上發表促統談話,遂搶先表達「必須正視中華民國臺灣存在的事實;必須尊重2300萬人民對自由民主的堅持;必須以和平對等的方式來處理我們之間的歧異」等立場,並強調「兩岸之間的政治議題不應該是以片面的主張來強迫我方接受。」
果然,習近平在次日提出「政治協商」、「兩制臺灣方案」等促統主張,蔡總統延續前一日的立場,表達「臺灣絕不接受一國兩制」。但與此同時,蔡在講話中以「北京當局」而非「中國」稱呼對岸,並提及一次「中國大陸」,謹守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的兩岸定位。後來情勢變化證明,蔡英文在這個回合「隔空交手」中贏得主動,也確立了後來民進黨「抗中保臺」的主軸。
現在賴總統是否也想模仿當初蔡總統「撿到槍」的作法,試圖藉由北京《反分裂法》20週年座談會猛打「抗中牌」,動員大罷免,扭轉朝小野大及當前黨內的困境呢?
很顯然,北京這場《反分裂法》座談會傳達的訊號,就是「沒有新訊號」。主因在於大陸去年已祭出《懲獨22條》,此次座談會只是從論述上對《懲獨22條》與《反分裂法》的關係進行釐清。大陸人大委員長趙樂際指出,「以法懲獨」制度體系是《反分裂法》全面實施的體現。
在《反分裂法》文本中,所謂「懲獨」應是在位階上低於軍事層面「非和平手段」的「其他必要措施」,主要執行者是大陸執法、司法機關,而非解放軍,相信這也是爲何大陸公安部長首次參加涉臺座談會的原因之一。
或許國安團隊評估,既然大陸外長王毅已喊出「中國臺灣省」,那麼北京有可能會藉《反分裂法》座談會釋出武統臺灣、一國一制的訊號,這纔有賴總統引發高度爭議、被質疑重回戒嚴老路的「17條策略」。但目前看來卻是誤判,結果只怕是得不償失了。(作者爲智庫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