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稀土棋玩太大?外媒警告反讓川普狂喜:撿回國際盟友
目前大陸擁有全球約85%至90%的稀土提煉能力。(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北京10月9日宣佈新一輪「稀土出口管制」,規定含稀土成分的產品在出口前都須取得批准,但美國財經媒體撰文分析,本週於華府舉行的全球經濟領袖會議中,美國總統川普趁勢藉「稀土問題」重建外交同盟,與多國協調因應北京的新措施,或許將成爲川普修補貿易戰後受損盟友關係、重掌國際話語權的契機。
北京新規定要求,只要產品含有大陸稀土成分,即使比例極低,也必須取得出口許可,等同將大陸的監管權力延伸至全球產業鏈。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華府正與歐洲、澳洲、加拿大、印度及多個亞洲民主國家緊密磋商,尋求「全面迴應」,日本與德國則呼籲G7團結一致,澳洲總理亦將赴美強化關鍵礦物合作,以減少對大陸依賴。
分析人士指出,這反映出全球對大陸供應的依存度正逐漸鬆動。Dragonomics副研究總監貝多(Christopher Beddor)警告,北京以稀土爲籌碼的策略引發反彈,也讓川普有機可乘,可望在盟友間重新取得主導地位。
與此同時,美國積極強化稀土產業鏈佈局。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稱,大陸限制涵蓋全球供應,可能衝擊AI、家電、手機與汽車等產業,使美方考慮增持稀土企業股份,確保獨立供應能力,並於7月投資4億美元入股美國MP Materials公司,本月初又取得加拿大Trilogy Metals公司10%股權。
專家指出,美國正採取「自給+聯盟合作」雙軌策略,企圖在稀土領域建立抗中防線。歐美分析師警告,若各國重新檢視供應鏈,可能波及大陸主導的其他產業。
美國智庫CSIS顧問甘迺迪(Scott Kennedy)則警告,若美中繼續將經濟政策武器化,兩國恐同時失去全球信任,迫使各國重建以規則爲本的貿易秩序,而這一次,或許不再有美中主導的角色。
但大陸學者、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Wu Xinbo受訪時強調,新制並非針對所有國家,與大陸維持良好貿易關係、未參與美方制裁的國家不會成爲目標。他認爲,這反而讓大陸在外交上有更多槓桿,確保部分美國盟友不會加入敵對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