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太陽能反內捲 重磅出擊…17家業者將搭建聯合體協調產銷
大陸太陽能反內卷有重大進展,矽料龍頭企業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透露,17家矽料企業已基本同意搭建聯合體。 新華社
大陸太陽能反內卷有重大進展,矽料龍頭企業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透露,17家矽料企業已基本同意搭建聯合體,預計於2025年底前完成。據瞭解,太陽能產業鏈的四個環節中,矽料企業重組談判進程相對較快,矽片、電池、組件的重組形勢暫不明朗。
財經雜誌報導,協鑫方面未透露聯合體的詳情,不過綜合多方信息勾勒出聯合體的框架,是以不超過十家矽料企業及金融機構出資,聯合組建矽料平臺公司;該平臺公司再收購其他矽料企業的產能,將有助於減少矽料產業殺價競爭的局面。
矽料企業可選擇出錢成爲新公司的股東,也可選擇被新公司收購後拿錢走人。業界希望以此快速降低矽料行業產能。未來這家平臺公司將協調全部矽料行業的產銷。
協鑫集團由朱共山成立於1990年,原本只是一家小型電力設備廠,之後進軍多晶矽領域時與大陸央企保利集團合作;2007年保利協鑫能源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名稱中加入「保利」,顯示與大陸保利集團的合作關係。2014年後保利集團逐步退出,2022年公司更名爲協鑫科技控股,對外宣示獨立民營身分。朱共山也被陸媒稱爲「大陸新能源之王」與「世界矽王」。
據中信建投統計,2022年至2024年,大陸太陽能矽料產業合計新增產能234萬噸,到2024年年底累計總產能306.5萬噸。預計到2025年年底,太陽能矽料累計產能將達到333.8萬噸。目前終端需求爲120萬到150萬噸左右,過剩產能在200萬噸左右。
2022年以來投產的矽料產線成本約每萬噸人民幣7到8億元。聯合體平臺公司如果要收購100萬噸的矽料產能,所需資金要人民幣500億元到7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