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十五五規畫 拚AI革命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20至23日在北京舉行,正研究關於制定「十五五」規畫的建議。圖爲哈爾濱東安汽車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工廠。(新華社)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20至23日在北京舉行,正研究關於制定「十五五」規畫的建議。《人民日報》21日頭版發表題爲《新質生產力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的文章,指出中國正處於轉型升級關鍵階段,面對內外挑戰,須以高質量發展應對不確定性,將發展新質生產力擺在更加凸出的戰略位置。香港學者則指出,「十五五」的重點是「以人工智慧爲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國此次不再是追隨者,至少做到與美國平起平坐。
《人民日報》文章指出,中國正處在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外部衝擊影響加大,內部挑戰依然較多,迫切要求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
文章提到,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包括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類腦智慧、量子資訊、基因技術、氫能與儲能等未來產業正孕育發展,由技術革命性催生的新產業,鋪展出擺脫傳統經濟增長的新路徑。
文章稱,在此歷史節點上,新質生產力的佈局顯得舉足輕重。「十五五」時期,必須把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擺在更加凸出的戰略位置。
另一方面,香港城市大學全球化與商業教授劉寧榮在接受《星島日報》訪問時指出,「十五五」規畫的重中之重是「以人工智慧爲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他認爲,近代中國錯過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雖未錯過第三次以互聯網爲主導的科技革命,但也並非主導。中國目前在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太陽能板等領域已取得發展,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中國不再是追隨者,要至少與美國平起平坐,甚至在某些方面成爲領導者。」
劉寧榮亦指出,內循環戰略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但同時中國經濟轉型這10年面臨困難,包括房地產轉型痛點、刺激內需成效不夠、養老福利制度待完善等,經濟結構需進一步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