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強制社保 9月上路 專家:將釀中小企生存危機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8月1日公佈最新解釋文,指出僱主和員工必須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該解釋9月1日起實施。官方表示,該費用一直是強制性的,但是過去執行不力。事實上,許多工廠、快遞公司、餐廳和小型企業,僱主和勞工間私下達成非正式協議不繳納社保,以確保錢留在自己口袋。
大陸的社保主要爲「五險一金」,即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以及住房公積金。保險部分,前三項爲勞資雙方按比例分擔,後兩項由資方繳納。外媒稍早估算,企業若依法繳納全部社保金額,約佔稅前薪資的30%~40%;個人繳納比例約10.5%~22.5%。
其繳納標準不僅高於很多已開發國家,且今年以來受關稅戰衝擊,不少工廠都將正職員工解僱改爲約聘,以此節省各項社保費用支出。
報導引述中國財政學會顧問、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直言,現在很多小微企業都在苦苦掙扎,「這項決定可能關乎許多小型企業的存亡」。法國興業銀行預估,如果裁決確實執行,大陸企業和消費者將承受佔GDP約1%的成本。
分析師表示,這項裁決旨在填補因人口高齡化而日益吃緊的養老金,進而推動大陸朝向更依賴消費需求、降低依賴大量基建投資債務來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
分析人士說,這項裁決可能使北京更接近履行其加強社會保障體系的長期承諾,但同時也爲更廣泛的改革目標帶來嚴峻考驗,因爲企業和勞工的支出若減少,將爲經濟成長帶來直接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