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國家要強制企業交社保,但是不強制大家雙休呢?
爲什麼國家要強制企業交社保,但是不強制大家雙休呢?
我們看一個政策,一定要看它背後到底是誰受益了,或者誰的利益受損了。
社保是保證人的基本生存條件。比如說養老,當我們老了退休,沒有勞動收入時,一份養老金能保證基本生活開支,起碼有飯吃。再如醫療,如果遇到大病大災,能保障抵禦疾病,這些都是在保障生存下限。
所以,我們把繳納社保寫進勞動法,通過法律條文保障個人權益。其實,這件事的本質是把風險轉移,將個體風險轉移到羣體當中。比如失業,我們交了失業金,但不是所有人都會失業,大家的錢放在一個池子裡,誰失業了,誰就從這裡領取對應的失業保障,這其實就是一份保險。
很多人會選擇不交,或者企業不交。比如在深圳,月薪1萬的話,公司和個人一個月承擔下來總共差不多3000來塊錢。如果不交,意味着企業和個人把應承擔的部分轉移給了政府。
舉個例子,老王沒交社保,要是遇到工傷,一是沒得賠付,二是醫療也不報銷,這對個人和家庭來講,負擔非常重,將來去企業維權也會很難。等老了,如果沒有養老金,靠吃低保、救濟金,不太現實吧。要是大家都選擇不交,會影響社會穩定性,這纔是重點,所以上面要強調強制繳納社保。
我看到很多人說,這次強制繳納是因爲社保壓力太大,特別是養老金方面,現在年輕人不太願意交,覺得太虧,擔心將來發不出來等等。這些觀點我不做評論,大家自己判斷。
而雙休不是基本生存保障,它影響的是生活質量的提高,這比基本生存條件是更高一級的要求。所以雙休沒有寫進勞動法。雖然勞動法規定每週工作不超過44小時,每週至少休息一天,但企業可以結合自身生產條件靈活安排休息,這就是大小周出現的原因。
以前我國以生產製造爲主,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大家三班倒,如果強制雙休,不太現實,企業阻力會非常大。真落地的話,影響的是產能,會增加人力成本,進而影響企業營收利潤,對出口、稅收等也會有影響。
這樣一對比,大家基本上就明白一個強制、一個不強制的原因了,也能清楚符合誰的利益、影響誰的利益了。